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景象与自然生长的生机,以及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雨后远天清,阶前异草生”展现了一幅雨后天晴,清新宁静的画面,阶前生长出不同寻常的野草,暗示着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接着,“焦芽才甲柝,败种亦勾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枯萎的种子比作焦芽,虽已干枯但仍能萌发新芽,败落的种子也重新孕育生机,强调了生命不息、希望常在的主题。
“菌桂春芳歇,蕣花朝露荣”则通过对比,春日里桂树的芳香已逝去,而昙花却在清晨的露水中绽放,展现出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独特魅力和短暂之美。
最后,“桑榆吾老矣,努力事归耕”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心系田园生活,渴望回归自然,过上简单、宁静的农耕生活,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雨后景象及自然生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