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汝士宣德

隔江为宰便庭帏,归去青霄结主知。

租赋宽平民共乐,文书清简吏常饥。

始终不变温如玉,离别相怜醉似泥。

上国故人应问我,为言耕钓老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魏汝士即将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诗人郭祥正以深情的笔触,赞美了魏汝士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品德。

首联“隔江为宰便庭帏,归去青霄结主知”中,“隔江为宰”暗示魏汝士曾远离繁华,于江边小城为官。“庭帏”则指其家庭,表达了对魏汝士家庭生活的关心和对他的理解与支持。“归去青霄结主知”,则预示着魏汝士将重返朝廷,与君主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期待。

颔联“租赋宽平民共乐,文书清简吏常饥”是对魏汝士执政风格的赞扬。他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处理政务简洁高效,却让官吏感到压力,暗含对官僚体系的讽刺与批判。这既展现了魏汝士的仁政理念,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实问题。

颈联“始终不变温如玉,离别相怜醉似泥”进一步刻画了魏汝士的个人品质。他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同温润的美玉,即使在离别之际,也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如同醉酒般深情。这里不仅赞美了魏汝士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离去的不舍之情。

尾联“上国故人应问我,为言耕钓老明时”则展望了魏汝士未来的田园生活。诗人想象着魏汝士在明时(即清明的时代)过着耕田垂钓的悠闲生活,并通过“上国故人”的询问,间接传达了对魏汝士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魏汝士从官场到田园生活的转变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政绩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与敬意。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寄致政苏子平大夫

十年想见苏夫子,闻说腰金便弃官。

云在皖山峰上住,龙归潜水窟中蟠。

已无俗坌心休洗,更有春醪盏不乾。

我亦江南专一壑,忆君相伴把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叶圣参守九江郡

湓浦夜涛声动地,香炉晴影碧连天。

楼中不负庾公赏,席上谁为陶令贤。

且拥旌旗飞画鹢,行闻台阁选青钱。

班春过我旧游处,门巷桃花应寂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琳长老再游浙东

姑溪不是留君地,雪窦天台更一游。

玉浪溅云泉尾活,金盘擎海月华秋。

将心与客无痕迹,问疾何人敢对酬。

我把钓竿相忆处,蓼花红影上丝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姜希哲四照轩送别

幽轩邀客每凭栏,景物萧然世味閒。

翠碧湿烟山匼匝,光明随夜月回环。

一杯浊酒超尘外,几首新诗寄壁间。

不得从容与君语,片帆却欲趁风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