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其二)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景物交融之美的诗句。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进行鉴赏。

前四句“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里,“阳和”指的是温暖的太阳光辉,“含煦”则是形容气候的舒适与柔和。“卉木竞纷华”表达了树木争相开放花朵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长繁盛的美丽画面。下两句“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誇”则是诗人感慨之情,表明这般景致本应为世人所共赏,但诗人却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角度,不需要过多地向外界证明或夸耀。

后四句“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则是对比鲜明的情景描述。“北里秘秾艳”和“东园锁名花”分别指的是在隐秘的北边地方有一种鲜艳的美丽,以及在东园中有着名贵的花朵被锁藏起来。这些花卉不为世人所知,甚至连名字也未曾流传。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中的美景并不总是显露在外,而往往隐藏于人们难以触及之处。“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只知夸耀自己所见所闻、不懂得珍惜和欣赏隐秘美景者的轻视与嘲笑。这里的“豪夺”是指夸张地显示,“常理”则意味着这是人们常见的情形,而“徒咄嗟”则是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无奈和不屑一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秘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浮夸态度的批判性思考。

收录诗词(404)

司空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字:表圣
  • 生卒年:837~908

相关古诗词

感时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

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

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虞乡北原

泽北村贫烟火狞,稚田冬旱倩牛耕。

老人惆怅逢人诉,开尽黄花麦未金。

形式: 古风

题休休亭

咄,诺。休休休,莫莫莫。

伎两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

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炉药。

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

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荅言耐辱莫。

形式: 古风

诗品二十四则.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形式: 四言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