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

携榼田閒彳亍来,墓门荒径没蒿莱。

白头孙子斜阳里,料得今生到几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一位老人独自前往坟墓祭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哀思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携榼田閒彳亍来”,开篇以“彳亍”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老人缓缓行走于田野间的情景,手持酒榼,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祭扫活动做准备。这里的“榼”指的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通过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传统习俗,也暗示了老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祭奠之意。

“墓门荒径没蒿莱”,随着步伐的深入,通往墓地的小路逐渐被杂草掩盖,显得荒凉而寂寥。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逝者所在之地的象征性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白头孙子斜阳里”,画面转向老人的儿子,他们一同站在夕阳下,白发苍苍,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这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更蕴含了对生命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家庭传承的思考。

“料得今生到几回”,最后,诗人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再次回到墓前祭扫次数的不确定感。这句话既是对个人生命旅程的反思,也是对人与死亡关系的哲学探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明时节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风雨泊湖口

尽日风兼雨,行舟尺寸艰。

潮鸣湓浦驿,云拥石钟山。

小泊心殊怯,清游愿尚悭。

匡君深拒我,未露碧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一)

断峡虹桥跨,乱山云锦张。

深潭半青黑,古树杂丹黄。

久堕微尘劫,难开说法堂。

诸天图象在,百轴宝琳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三峡桥至栖贤寺二首(其二)

高阁倚青壁,故人无相庵。

山林归未得,仕宦味深谙。

何日乘轩过,他时剪烛谈。

小山招隐赋,深意问淮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栖贤谷

晚出匡庐门,径指匡庐麓。

万绿不见天,云是栖贤谷。

草深路蒙茸,往转石荦确。

忽然大声起,震掉眩耳目。

三通鼓戒鼜,万乘车转毂。

直泻决千丈,盘涡更一束。

所以水力猛,势欲洞山腹。

险崖石燕飞,黝潭神虬伏。

噌吰中金石,幽閟散琴筑。

吾读黄门记,临涧丐剩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