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酣酣芳意不胜春,一笑嫣然恼杀人。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的迷人景象,"酣酣芳意不胜春"表达了她美丽的情致犹如春天一般不可抗拒。"一笑嫣然恼杀人"则形容她的笑容甜美到足以令人心醉。"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她情感的深沉与期许,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递给他人,让她的国色天香能流传于世。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女性为主题、描写其倾城之貌及迷人的笑容,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传承的情怀。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一位女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在纸上感受到那份不染尘埃的美丽。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木落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尊芳酒醉斜阳。
江上危亭思黯然,追游陈迹欲经年。
别来西望应相忆,郢树荆门共一川。
白雪楼倾不记秋,楼前江水自悠悠。
多情犹忆湖南守,一曲阳春白尽头。
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
谁家一幅鹅溪绢,古画犹存水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