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阴那灵光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首句“览胜径临五指间”,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游览的路径比作伸展的五指,形象地展现了道路的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接着,“空中飞锡启禅关”一句,通过“飞锡”这一佛教文化中的象征,暗示了寺庙与修行的关联,仿佛僧侣们在空中自由穿梭,开启了心灵的修行之门。这不仅体现了寺庙的神秘与庄严,也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追求。
“千年古柏参天耸”描绘了一幅古老而雄伟的画面,千年古树挺拔直立,仿佛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赋予了寺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径苔深点石班”则通过苔藓覆盖的小径,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自然与原始,给人一种回归自然、心灵净化的感觉。
“山狝蹁跹忘世激”中的“山狝”可能是指山间的动物,它们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跳跃,似乎忘记了外界的纷扰,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和谐。“洞云吞吐有僧闲”则描绘了洞穴中云雾缭绕、僧人静坐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最后,“生来不记韶华换,流水潺湲听未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但在这片净土之中,仿佛时间凝固,只有流水的声音回荡,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阴那灵光寺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