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寄董宗辅》,是明代诗人梁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董宗辅乘舟东江而行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的哀愁。
首句“东江去悠悠”,以悠长的江水起兴,暗示离别的绵长与不舍。接着“送子孤行舟”点明了送别主题,诗人独自一人目送友人乘舟远行,情感深沉。接下来的“舟行复几时,江乡生远愁”,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忧愁,友人渐行渐远,诗人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海水无定影,萍踪忽飘浮”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暗示了世事的不可预测以及友情的脆弱。随后“虽非千里别,出门成久游”则表达了即使距离不远,但分别后却仿佛经历了漫长的旅程,强调了离别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采采芙蓉花,欲寄无轻邮”描绘了诗人想要通过寄送芙蓉花表达思念之情,却因路途遥远无法实现的无奈。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通信不便的时代背景。
“念昔携手好,中情郁绸缪”回忆了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商歌寄逸响,素琴鸣芳洲”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借音乐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如何旷高躅,杳若隔山丘”感叹于友人离去后,自己仿佛被高山阻隔,难以触及。而“驰情托缄素,日暮风飕飕”则表明诗人试图通过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但夜晚的风声却显得格外凄凉,增加了离别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是一首表达离别哀愁和思念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