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涧松汤外史(其一)

水边篱落有幽期,杖舄龙钟更恐迟。

名酒且留花下酌,好诗须待月来时。

坐谈不觉三秋过,行乐争教一日违。

三弄桓伊江上笛,暗香疏影落金卮。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与友人在水边的篱笆旁相聚,享受着美酒佳肴,等待月亮升起,以诗会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水边篱落有幽期,杖舄龙钟更恐迟”描绘了聚会的地点和氛围,水边的篱笆旁,两位老者手持拐杖,步履蹒跚,生怕错过这难得的相聚时刻。这里运用了“杖舄龙钟”的形象,既表现了人物的老态,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颔联“名酒且留花下酌,好诗须待月来时”进一步展现了聚会的场景。在花丛中品尝美酒,等待月亮升起,诗人将饮酒与赏月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浪漫而雅致的氛围。这里的“名酒”与“好诗”相呼应,暗示了聚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愉悦。

颈联“坐谈不觉三秋过,行乐争教一日违”表达了聚会的欢乐时光仿佛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秋天已逝去大半。诗人通过这一联,不仅强调了相聚的短暂与珍贵,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三弄桓伊江上笛,暗香疏影落金卮”以桓伊的笛声为背景,将聚会的场景推向高潮。桓伊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笛声悠扬,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这里,笛声与暗香、疏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使得聚会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寓意着友谊如同笛声般悠长,如同暗香般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涧松汤外史(其二)

行止谁云不可期,到山终恨入山迟。

涧边松下长随鹤,橘绿橙黄摘有时。

句里江山多自适,意中人物肯相违。

恰来佳气通仙圣,剩有琼浆泛寿卮。

形式: 七言律诗

和艮所王司训(其一)

收拾秋光入画阑,重阳笑我漫游观。

如何此日临轩赋,不共山人带醉看。

秋色萧疏欺老鬓,花神特达爱儒冠。

落英久会通仙圣,亦恐灵均未解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艮所王司训(其二)

弦诵风闻大雅音,冷香寻逐路偏深。

一枝未洗孤山雪,万片应奢栗里金。

野槿媚风无俗态,山葵向日有芳心。

红林绿髻专相待,暂与冰霜肯见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兴用唐人韵

锦花飘白榕叶青,云影天光水鉴明。

吸木寒鸱霜翼健,嘶风名马雪蹄轻。

渊明爱独忘忧物,子美诗多恋阙情。

莫弄瑶琴向南涧,古松萧飒更秋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