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遂死予设位哭之遂击木而歌此

泪尽南天哭不回,李生真是可怜才。

生刍解识徐家物,死梦应寻范式来。

紫气镆干埋不得,青枫刺绣任成灰。

知君去證金环果,戏取杨花李上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为悼念友人李子而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泪尽南天哭不回”,以“泪尽”描绘了诗人因悲痛至极而无法再继续哭泣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强烈。“南天”二字则暗示了李子的离世给诗人带来的地域上的遥远感和情感上的距离感。

接着,“李生真是可怜才”一句,既是对李子才华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命运多舛的同情。诗人认为李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遭遇不幸,令人惋惜。

“生刍解识徐家物,死梦应寻范式来”两句,运用了典故。生刍一束,常用来比喻悼念死者;范式,即东汉名士范滂,以其忠诚正直闻名。这两句意在表达诗人与李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李子品格的敬仰。即使在死后,李子也应该能够找到像范式那样的知己,继续在精神世界中相遇。

“紫气镆干埋不得,青枫刺绣任成灰”两句,通过“紫气”、“镆干”、“青枫”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庄重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紫气象征着神秘与不可捉摸,镆干则是一种宝剑,这里用来形容李子的才华被埋没不得;青枫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即便化为灰烬,这份情感也不会消逝。

最后,“知君去證金环果,戏取杨花李上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子离去的不舍与怀念。金环果可能是指某种象征性的物品,寓意着李子的离去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戏取杨花李上开”则以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隐喻了李子的离去如同杨花般轻盈而不可挽留,但其影响却如同杨花一样,弥漫在诗人的记忆之中,永远无法抹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子才华、品格及离去后影响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才华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

兰苕翡翠逐时鸣,谁解钧天响洞庭。

鼓瑟定应遭客骂,执鞭今始慰生平。

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无限龙门蚕室泪,难偕书札报任卿。

形式: 七言律诗

金刚子珠串

不共番经出宝函,定从胡腕摘偏衫。

核堆绣字蛴螬烂,果聚香林孔雀衔。

不断百思惟岭獦,手提一串缚狂㺑。

饥来唤米无人识,送与游僧上海帆。

形式: 古风

送丁叔子北上慰乃兄

令威三世通家好,廿载迁居会面赊。

醉我龙铛才地主,怜君马首又天涯。

春灯雨雪潇潇夜,野店茶汤处处家。

想见皇都堤草绿,春鸰细语绕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代寿黔公(其一)

有道明王守四夷,公家锁钥在雕题。

一天枢纽群星北,万里金汤半壁西。

茅氏骑龙艰劫火,王乔奉药傥丸泥。

何如翊戴勋臣府,永鐍金书铁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