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歌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通往昆夷的道路遥远不再通行,世间传说切玉的技术无人能穷尽。
最近有珍贵的宝刀出自日本国,越地商人从东海得到它。
刀身用鱼皮包裹着香木剑鞘,镶嵌着黄白相间的鍮石和铜饰。
这把宝刀价值百金,落入知音之手,佩戴它可以驱邪避凶。
听说那个国家居住在一个大岛上,土地肥沃,风俗淳朴。
据说他们的祖先徐福欺骗了秦国百姓,带着寻找长生不老药的队伍滞留至今。
徐福带来各种工匠,他们在此生活,至今制造的器物都极其精致。
从前朝开始,他们频繁进贡,文人墨客多有赞美。
徐福出行时的记录未被销毁,失传的书籍仍有上百篇留存。
但朝廷严禁传播到中原,所以世人无人认识那些古老的文献。
先王的大典深藏在异族之地,大海波涛汹涌,阻断了交通。
让人感慨落泪,这把生锈的短刀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昆夷:古代对东方异国的称呼。
切玉:古代的一种精细雕刻技术。
日本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越贾:越地的商人。
鍮:古代一种贵重金属。
徐福:秦朝方士,传说带领船队东渡寻找仙药。
淹留:长久停留。
逸书:散失的或未公开的书籍。
中国:中原地区。
夷貊:古代对边远地区的泛称。
流涕: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日本刀歌》,通过对日本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徐福东渡日本历史的好奇和对异域文化的兴趣。诗中首先提到昆夷(古代对日本的称呼)道路遥远,但宝刀来自日本,经由越地商人辗转至中国,刀身鱼皮镶嵌香木鞘,装饰华丽,价值昂贵。刀的流传象征着文化交流,据说日本风俗淳朴,徐福曾率民采药滞留,带去百工技艺,使当地工艺精湛。

诗中还提及了徐福东渡的历史传说,暗示了刀的来历,以及徐福留下的逸书虽被禁止流入中国,但其文化影响深远。最后,诗人感慨古代典籍埋没海外,表达对知识传播受限的遗憾,而眼前锈涩的刀则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刀为线索,寓言丰富,既展示了古代中日交流的历史,又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寒鸡号荒林,山壁月倒挂。

披衣起视夜,揽辔念行迈。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高河泻长空,势落九州外。

微风动凉襟,晓气清余睡。

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

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

篇章富纵横,声价相磨盖。

子美气尤雄,万窍号一噫。

有时肆颠狂,醉墨洒滂沛。

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一难柬汰。

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

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

文词愈清新,心意虽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苏豪以气轹,举世徒惊骇。

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

二子双凤凰,百鸟之嘉瑞。

云烟一翱翔,羽翮一摧铩。

安得相从游,终日鸣哕哕。

问胡苦思之,对酒把新蟹。

形式: 古风

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

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骐骥伏枥两耳垂,夜闻秋风仰秣嘶。

一朝络以黄金羁,旦刷吴越暮燕陲。

丈夫可怜憔悴时,世俗庸庸皆见遗。

子履自少声名驰,落笔文章天下知。

开怀吐胸不自疑,世路迫窄多阱机。

鬓毛零落风霜摧,十年江湖千首诗。

归来京国旧游非,大笑相逢索酒卮。

酒酣犹能弄蛾眉,山川摇落百草腓。

爱君不改青松枝,念君明当整骖騑。

赠以瑶华期早归,岂惟朋友相追随,坐使台阁生光辉。

形式: 古风

风吹沙

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

当冬万物惨颜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形式: 古风

东閤雨中

直閤时偷暇,幽怀坐独哦。

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

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

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

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

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