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王颐真庵

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

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

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

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和建王颐真庵》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对锦绣包裹的肝肠、秋涛溢满的海塘以及囊中明亮的砾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宇宙真理相连结,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首联“夫君锦绣裹肝肠,思涌秋涛溢海塘”以“锦绣”与“肝肠”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同锦绣般绚烂多彩;而“秋涛溢海塘”则寓指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充满激情与想象。

颔联“曾向囊中明的砾,却来句里得清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明的砾”与“清凉”的对比,暗示了诗人从日常琐事中寻找智慧与宁静的过程,仿佛在囊中发现了一颗照亮心灵的宝石,而在诗句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颈联“妙因目击初无语,神与天通自发光”则揭示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直接感知与领悟,无需言语,心灵与宇宙之间已建立起深刻的联系,光芒自然绽放。

尾联“欲识至音还太古,湖江道术两相忘”表达了诗人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最终忘却了人间的纷扰与道术的束缚,回归到最原始、最纯净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再次韵马德骏郎中(其一)

父老骈肩不可麾,炉烟争绕御班围。

共瞻帝所天光近,更识淮壖马迹稀。

丹扆预传雄算去,元枢先奏凯歌归。

由来干舞苗民格,即是姚虞上上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次韵马德骏郎中(其二)

戈鋋掣电万人麾,无霸空矜大十围。

关外羽书长踵至,路旁烽火觉烟稀。

已闻异域离心久,行见名王稽首归。

个是吾皇用神武,小臣宁能泄天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次韵(其一)

当年复被乞州麾,敢意今朝扈禁围。

光闪雪矛情益壮,声传玉漏梦全稀。

已无马向清淮饮,端有龙从白水归。

倚柁预思歌凯后,却寻鸥鸟共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次韵(其二)

健笔如椽不辍麾,瘦生端复减腰围。

昔人句法今谁在,当代文雄似子稀。

光焰故应侵斗去,葩华直欲挽春归。

炉香一瓣真消得,拟向君家觅锦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