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竹图

九疑矗沓湿翠迷,浦溆黯黯黄陵西。

霏英沆漭斗纤袅,咽涩鹧鸪凉月低。

石坛羃历苔痕紫,冷沁羽幢吹不起。

蕊窗琼馆隔离宫,鸾尾参差醮江水。

千年旧恨馀斑斑,幽丛佩玉寒阑珊。

腻粉粘枯乱纷馥,南巡帝子何时还。

瑶瑟声沈天欲曙,女郎蹋歌过江去。

扁舟杳渺吊灵均,脉脉流澌无觅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中的竹林图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深邃的情感。开篇“九疑矗沓湿翠迷”,以九疑山的巍峨和湿润的翠绿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浦溆黯黯黄陵西”则将视线转向了水边,黄陵西的暗淡景象,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沉静。

“霏英沆漭斗纤袅,咽涩鹧鸪凉月低”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雾中飘渺的景象,以及鹧鸪在凉月下低鸣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也暗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哀伤与孤独。

“石坛羃历苔痕紫,冷沁羽幢吹不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静谧,紫色的苔痕与冷风不息的羽幢,构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蕊窗琼馆隔离宫,鸾尾参差醮江水”则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千年旧恨馀斑斑,幽丛佩玉寒阑珊”两句,直抒胸臆,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腻粉粘枯乱纷馥,南巡帝子何时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凋零之景,同时也寄托了对远去的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期待。

“瑶瑟声沈天欲曙,女郎蹋歌过江去”两句,通过瑶瑟声的沉寂与晨光初现的景象,以及女郎踏歌而去的画面,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扁舟杳渺吊灵均,脉脉流澌无觅处”以屈原的典故结束全诗,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也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情感的深刻挖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77)

樊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在所写山水图

龙眠孙子艺精巧,胸次冰渟照秋昊。

尺缣写出溪山图,幻景无殊真景好。

高阁凭空寒翠霏,松阴石磴苔花微。

颠厓走瀑响晴雨,老树欲作蛟龙飞。

前溪茅屋人声静,石步篱边系渔艇。

白鸥眠稳鱼不惊,斜日沙汀落云影。

云逵有客兰薰襟,酷好此图如好金。

泮署春风暖吹酒,题诗谢客还长吟。

形式: 古风

五马行春卷为延平太守子仪赋

春风骀荡春日晴,煌煌五马朝出城。

罗衣逗暖湿花气,锦帐泥乾金镫鸣。

五马度阡陌,篱下鸡豚春拍拍。

五马度郊圻,村边桑柘春熙熙。

野老遥望五马拜,官租已了无私债。

野妇遥望五马迎,无吏登我门,夜犬眠不惊。

但愿名公寿,时乘五马看花柳。

但愿名公閒,时乘五马看溪山。

形式: 古风

题周文静山水图

昔闻摩诘王右丞,笔底江山誇艺精。

三山近出周文靖,当代画史谁争名。

古栝潘君老文伯,江山秀气流胸臆。

文靖为作幽居图,常时置向窗间壁。

层峦叠嶂飞白云,溪口横桥沙路分。

茅屋低低槿篱短,竹阴髣髴鸡声闻。

莎草洲空系渔艇,夕阳半落山回影。

蹇驴一老寻诗还,青旆摇烟墟市静。

高林远墅昏濛濛,三簇楼台仙子宫。

仙都雅致世间少,直与武夷风景同。

噫嘻此景谁可得,我欲移家住山侧。

青衫净拂双鬓尘,翠竹苍松照颜色。

潘君笑指山之幽,旧隐久抛今白头。

解官归去伴猿鹤,岁晚与我当绸缪。

形式: 古风

正统己巳年丽寇至缙云大肆摽掠延杀无辜乡氓赵氏女自经死钟氏妇堕南岩宛予特赋其事二首(其一)赵氏女

山夷蚁集烟原荒,红绡抹额戈鋋光。

雄夫魄褫鱼在汤,谁云女质柔弗刚。

格庵之孙窈窕娘,雪肤云鬓娇春阳。

罗襦湿泪收残妆,菱花弃匣辞兰房。

腥风飒飒沾群芳,痿痹老父如蚕僵。

天高无翼心遑遑,蛴蝤系帛悬空梁。

红飞玉碎春茫茫,贞心一片明秋霜。

偷生忍辱德弗臧,何如一死名尤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