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青青涧底松,倒悬苍崖壁。

葳蕤含宿雾,独立无人侧。

上有乌鹊栖,下有惊湍激。

念兹霜雪深,况复暑寒积。

劲质久难靡,孤根谅不易。

所嗟匠石稀,一顾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通过“青青涧底松”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而神秘的自然环境之中。诗人以“倒悬苍崖壁”的松树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松树的坚韧与独特姿态,也暗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品质。

“葳蕤含宿雾,独立无人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松树的孤独与超然,雾气缭绕中,松树独自挺立,仿佛是大自然中的守护者,与世隔绝,却又自成一体。这种孤独感与超脱精神,是诗人情感的投射,也是对坚韧不拔人格的赞美。

“上有乌鹊栖,下有惊湍激”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松树周围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共存。乌鹊的栖息与湍急的水流形成鲜明对比,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命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找到栖息之所。

“念兹霜雪深,况复暑寒积”表达了对松树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坚韧与适应能力的赞叹。这里的“霜雪”与“暑寒”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松树以其不变的姿态面对四季更迭,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劲质久难靡,孤根谅不易”是对松树品格的高度赞扬,强调其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这里的“劲质”与“孤根”分别指松树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根基,形象地描绘了其在逆境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最后,“所嗟匠石稀,一顾三叹息”表达了对真正能欣赏和理解这种精神的人的渴望。匠石在这里象征着能深刻洞察事物本质、具有高远见识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缺乏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精神的人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精神的颂扬,以及对真正知音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11)

罗万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公眉画

何处验天机,胸中与腕底。

苍苍莽莽间,无谓有至理。

岛树若乱烟,微茫波际起。

馀霞散孤村,晴光变远迩。

静者立其傍,心魂忽而止。

形式: 古风

金陵留别许班王

相违动几载,相见未盈旬。

又复嗟行役,何以慰劳人。

秣陵风土美,首夏如晚春。

柳外莺声碎,雨后山色新。

子恋秦淮水,予逐京洛尘。

同是天涯客,谁辨出处因。

临岐劝子归,悯默不能陈。

子归无他好,柴门荷主仁。

巨觞置我前,再酌情已申。

各自爱光景,毋令远游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下第南归夜闻杜鹃偶作

杜鹃晚宿垂杨枝,野碧沙明岸草萋。

天寒月落三更后,哽咽数声带雨啼。

昨夜东风故园里,肠断江南浪游子。

尽日叮咛苦别离,空有羽毛飞不起。

形式: 古风

春暮

眼见风光浑欲醉,为怜芳艳阶前坠。

逢春能几不禁愁,晓露滴作花间泪。

朝来剩却屐齿间,蹴遍苔痕未忍还。

已教细雨催梅信,聊倩轻风洗柳颜。

池塘草色春归处,惊飞粉蝶纷如絮。

日长回看悄无人,一双翠羽时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