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题朱葆瑜女史锄月种梅图

月满风清,晴香乍试花心净。

荷锄幽径,疏密安排定。花压栏干,翠袖和香凭。

天如镜。横斜掩映。有个人相称。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女子在幽径中锄地种梅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雅致。

“月满风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月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清凉。“晴香乍试花心净”则进一步渲染了花香初绽的清新感,仿佛是花朵在月光下轻轻吐露芬芳,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荷锄幽径,疏密安排定”描绘了女子在小径上劳作的情景,她手持锄头,细心地在花丛间开辟新路,疏密有致,显示出她的耐心与对美的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劳动之美,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对生活的热爱。

“花压栏干,翠袖和香凭”则是对女子形象的生动刻画。花朵似乎压弯了栏杆,女子则倚靠在栏杆上,翠绿的衣袖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翠袖”不仅指女子的衣着,也象征着青春与活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天如镜。横斜掩映。有个人相称”最后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月光下的美景,而女子的身影与梅花、月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里的“相称”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和谐,更蕴含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共生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月下劳作的美好瞬间,以及她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白蘋香.赠闻诗室女士钱叔琬,于万秀才令妹

见面浑如旧识,知名久矣初逢。一湖秋水簇芙蓉。

玉树幽兰相共。蔼蔼温柔笑语,雍雍林下家风。

闻诗闻礼宛从容。万里桐花雏凤。

形式:

烛影摇红.听梨园太监陈进朝弹琴

雪意沈沈,北风冷触庭前竹。

白头阿监抱琴来,未语眉先蹙。

弹遍瑶池旧曲,韵泠泠、水流云瀑。

人间天上,四十年来,伤心惨目。

尚记当初,梨园无数名花簇。

笙歌缥缈碧云间,享尽神仙福。叹息而今老仆。

受君恩、沾些微禄。不堪回首,暮景萧条,穷途哀哭。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木兰花慢.瓶花论,效刘克庄体

瓶花千百样,要好是、在人为。

或冷淡相兼,疏疏密密,转侧相宜。

或苍秀艳丽者,似洞天幽谷态离奇。

或是粗枝大叶,恍然羽葆云旗。铜觚瓦瓮右军持。

风月好良期。绝妙处微微,半窗月影,荡荡风丝。

不同丁香结子,也不同红豆寄相思。

那怕游蜂细蝶,任他青女封姨。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步蟾宫.至日

黄钟律吕吹葭管。浙风日、阳和向暖。

诗书相对坐晴窗,看野马、纷纷过眼。

五纹谁计丝长短。且图个、画长一线。

自知不共世人妆,何必问、画眉深浅。

形式: 词牌: 步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