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二)

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着上方衣。

每悬玉佩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

此日香垆违伏枕,空吟高阁霭馀辉。

三年归卧沧江上,犹记双龙傍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史官员在宫廷中的生活片段与心境变迁。首联“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着上方衣”以宫殿的壮丽景象开篇,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通过“敞北扉”和“着上方衣”,不仅展现了宫殿的宏伟,也隐含了主人公作为史官的尊贵身份。

颔联“每悬玉佩听鸡入,曾戴宫花走马归”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细节。他每日佩戴玉佩,听着鸡鸣进入宫殿,曾经戴着宫花,策马疾驰归来。这两句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忙碌而充满仪式感的历史官员形象,既有公务的严谨,也有生活的雅致。

颈联“此日香垆违伏枕,空吟高阁霭馀辉”则转向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主人公在某一日,或许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常休息,只能在高阁中空吟,感受着余晖的温暖。这一联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尾联“三年归卧沧江上,犹记双龙傍辇飞”则是对主人公未来生活的设想。经历了宫廷的繁华与沧桑后,他选择归隐于江南的山水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然而,即便远离了尘嚣,他仍然记得当年宫廷中双龙伴驾的壮观景象。这既是对过往辉煌的留恋,也是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宫廷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变化,也蕴含了对历史、权力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三)

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

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

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其四)

一命金华忝制臣,山姿偃蹇漫垂绅。

愧无忠孝酬千载,曾履忧危事一人。

陛拥春云严虎卫,殿开初日照龙鳞。

白头万事随烟灭,惟有觚棱入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竹雀

落木萧萧苦竹深,茅檐斜日唤双禽。

棘丛岂是藏身地,三月春风满上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千叶梅与方山人同赋

缃梅奕叶照琼枝,不是横斜旧日姿。

繁雪吹香春剪剪,冷云团树玉差差。

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一任阶前明月碎,清真不负岁寒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