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

下空昼。归帆乍掩,危桥野鸟僝僽。断垣波外瘦。

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将军去后。早恨咽、樵童渔叟。

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向城阴回首。知否。

大招赋又。虫沙甚处,遗怨归横岫。暗苔寒碧透。

断甲埋沙,哀笳催堠。家山似旧。忍客里、来浇尊酒。

谱入神弦共奏。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的《角招·丹阳隐公桥吊张将军国梁,同梦轩师赋》。诗人以丹阳隐公桥为背景,凭吊已故的张将军,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和对故国衰败的感慨。

诗中,“下空昼”描绘出白日将尽的凄凉景象,归帆与危桥相映,野鸟的哀鸣更添寂寥。“断垣波外瘦,废塔暝烟,犹挂疏柳”写出了遗址的荒凉,残破的塔影在暮霭中摇曳,显得孤独而凄清。

“将军去后”引出对张将军的怀念,他的离去让人心痛,连樵夫渔翁也为之悲叹。“一角孤云渺渺,带丛笛不胜悲”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孤云和笛声交织出无尽的哀愁。

“大招赋又”暗示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将军的遗恨仿佛化作山峦间的横岫,令人感怀。“暗苔寒碧透,断甲埋沙,哀笳催堠”描绘了战场的荒芜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家山似旧”表达出对家乡的眷恋,即使身处他乡,也忍不住借酒浇愁。“谱入神弦共奏”意味着将这份情感融入音乐,但“怕斜日、拂灵旂,黄昏骤”又预示着夕阳西下,黄昏的急促,似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时局变迁的感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徵招.题空帏鉴月图,同漱泉赋

酒醒香断眠还起,依依那时怀抱。

素魄尚笼烟,奈修箫人杳。倚寒镫晕小。

算虚幌、泪痕犹照。独下閒阶,满身梧影,絮虫声悄。

换了。一分秋,凄凉意,纷如乱云难扫。

幽梦已无凭,又疏星沈晓。暗尘惊渐老。

怕孤馆、不禁重到。碧天峭、过尽南鸿,问寄愁多少。

形式:

齐天乐.题梦轩师金城柳色图

暝烟摇梦孤城闭。依依旧游如此。

废驿霾云,荒堤咽雨,谁遣飘零身世。前尘易逝。

便坠絮为萍,更无秋蒂。

侧侧微波,再来总是断肠地。颓垣尚衔莫紫。

暗风吹戍角,犹绾羁思。

系马轻阴,调莺旧曲,不分而今憔悴。危阑更倚。

也应念攀条,酒边书记。一抹残阳,乱鸦啼倦垒。

形式:

凄凉犯.再题梦轩师江上闻筝图

峭帆半掠。微云远、声声蓦带离索。

去潮乍弄,烟沈断戍,暗回清角。芳尊谩酌。

甚情绪、中年渐觉。想天涯、歌长梦窄,往事渐零落。

无那空江暝,几许销凝,雁啼幽壑。

岁华未晚,怎青衫、便成飘泊。

莫倚冰弦,怕愁里、桓郎瘦削。

待镫昏、曲冷更与溯旧约。

形式:

江南好

青溪曲,稚柳不胜春。

独自吹香桥下过,晚莺如梦絮如尘。惆怅更何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