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八相招携,采菱渡前溪。
弱腕随桡起,纤腰向舸低。
自解看花笑,憎闻染竹啼。
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风光和柔美情感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采菱时的生动场景。从“二八相招携”开始,可以想象到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手牵手,共同走向那片需要渡过的小溪去采摘水中的菱角。这里的“二八”,即二十八岁,是古人认为女性最为美好的年龄,既有成熟的韵味,又不失青春的活力。
接下来的“采菱渡前溪”则具体描绘了她们行动的情景。她们必须要渡过那条小溪才能到达菱角生长的地方,这里的“前溪”,暗示着一片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风光。女子们在这过程中,不仅展现了她们的柔美,也透露出一股不愿意与世俗接触、保持纯净本真的情怀。
而“弱腕随桡起,纤腰向舸低”则从一个更为细腻的角度刻画女子形象。这里的“弱腕”,意味着女子手臂的柔软无力,而“随桡起”则是她在划船时微妙的动作。“纤腰向舸低”则描绘了女子身体的柔美曲线,她们在坐船时身体轻轻倾斜,展现了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姿态。
最后,“自解看花笑,憎闻染竹啼”展示了女子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她们看着花儿,不禁露出了笑容,这里的“自解”,意味着一种自在、自然的情绪流露。然而,当听到远处竹林中鸟儿的啼叫时,却显得有些不悦,甚至是讨厌。这可能源于女子对纯净环境的珍视,以及对任何打破这份宁静声音的排斥。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美好情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是一首极富有画面感和抒情色彩的佳作。
不详
有耻宿龙门,精彩先瞰浑。
眼瘦呈近店,睡响彻遥林。
埒囊将旧识,制被异新婚。
谁言骢马使,翻作蛰熊蹲。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金英繁乱拂阑香,明府辞官酒满缸。
还有玉楼轻薄女,笑他寒燕一双双。
东西南北数衢通,曾取江西径过东。
今日更寻南去路,未秋应有北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