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二首(其一)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

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人们无可奈何地家家户户乞求巧艺,
却不知天上的神仙中也有笨拙之人。

注释

无奈:无可奈何,表示感到没有办法。
家家乞巧:家家户户庆祝七夕节,乞求女子的手工技艺更巧。
天上拙人:指天宫中的笨拙神仙,可能暗指织女等手艺不佳。
唤他乌鹊:传说七夕鹊桥由乌鹊搭成,此处呼唤它们帮忙。
辛勤杀:形容乌鹊忙碌辛苦地工作。
扶舁:抬举、搬运,这里指乌鹊帮助过河。
浅河:比喻银河,因传说中鹊桥是为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而搭在银河上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和对上天不平之感。开篇“无奈家家乞巧何”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与无奈,"岂知天上拙人多"则是对命运不公的感慨,暗示世间许多才智之人未能得到相应的成就。接下来的“唤他乌鹊辛勤杀”写出了农家日常生活中驱赶害鸟以保护庄稼的情景,而“才得扶舁渡浅河”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困难面前的不懈努力,仅为生存而已。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一种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与辛酸。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农民对于天命的无力感,以及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压迫之下所展现的人性坚韧不拔的一面。

诗句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形象的描绘,将人们内心的矛盾与外界的艰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佳作。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马嵬驿

六军刚要罪杨妃,空使君王血泪垂。

何事国忠诛死后,不将林甫更鞭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乌鹊

乌鹊翩翩竞羽毛,南飞无树过良宵。

就中管得他人事,秪与天孙倩作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书景云轩壁

二江斜入似娥眉,尽日凭高把酒卮。

贫贱别应无好处,猛忙中是我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