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太史册封衡藩

鸣珂晓日凤楼前,玉册颁封拜宠偏。

汉室河山盟十二,齐庭宾客避三千。

上林还拟词人赋,东海宁誇大国篇。

自昔南游传太史,皇华况复羡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王弘诲为余太史册封衡藩时的盛况。首句“鸣珂晓日凤楼前”,以“鸣珂”形容马饰之响亮,与“晓日”、“凤楼”构成一幅晨光初照、金碧辉煌的景象,渲染出隆重的氛围。接着“玉册颁封拜宠偏”,描述了册封仪式的庄严与尊贵,玉册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耀,而“拜宠偏”则暗示了被册封者与众不同的地位与恩宠。

“汉室河山盟十二,齐庭宾客避三千”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此次册封活动与汉朝的盛大仪式相提并论,强调其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同时,“河山盟十二”暗指盟誓之多,彰显了册封的正式与庄重;“齐庭宾客避三千”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参与者的众多,侧面烘托出事件的影响力。

“上林还拟词人赋,东海宁誇大国篇”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余太史的文采与国家的繁荣。上林,原指皇家园林,这里借指文学创作的胜地;“拟词人赋”表达了对余太史文学才华的期待与赞赏。东海宁誇大国篇,则以东海的广阔与富饶,比喻国家的强盛与文明的繁荣,强调了册封活动对于国家文化与形象的提升作用。

最后,“自昔南游传太史,皇华况复羡当年”两句,以历史人物南游传太史的故事,以及对当年盛况的怀念,表达了对余太史此次册封活动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册封仪式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对余太史个人才能与国家繁荣的颂扬,以及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萱卷为刘母邓孺人赋

慈母年高雪满簪,大罗仙籍喜初谙。

百年丸胆心应苦,五桂承颜愿已甘。

南海星精占婺女,北堂花信报宜男。

綵衣膝下春如海,岁岁称觞客尽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粘酒与戴汝诚宫允

玉液蒸回丹鼎云,珠崖春色此中分。

花香准拟谈清圣,药力犹怜说细君。

五斗难供他日债,一壶聊助半时醺。

已问酒德堪侈颂,侧弁还成丽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袁懋吉中翰奉使塞上归省

芳草王程拥去轺,凤池使者列仙标。

含香暂辍金闺直,转饷还从玉塞遥。

綵服可能誇昼绣,儒衣犹自忆环桥。

皇华到处堪题咏,归采民风献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许云程大行奉使还琼为宫保海公营墓

清朝耆硕里中闻,敕葬新恩借使君。

海上松楸覃雨露,日边剑舄拥风云。

茂陵遗草归时奏,庾岭寒梅到处芬。

知是灵均门下客,大招何处拟骚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