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课冬至斋居

缇室灰飞晷欲长,清斋仙馆坐焚香。

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

笔望五云迎舜日,心随一线入尧裳。

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馆课冬至斋居》描绘了冬至时节馆中静谧而庄重的氛围。首句“缇室灰飞晷欲长”,通过“缇室”(华丽的房间)和“灰飞晷欲长”(暗示时间流逝,日影渐长),展现了冬至日白天短暂而夜晚漫长的特点。接下来,“清斋仙馆坐焚香”,体现了斋戒修行的仪式感,焚烧香料增添了神圣与静谧。

“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后的楼阁比作琼树,月光下的官员们衣饰如玉,营造出皎洁清冷的意境,寓意着冬至的洁净与尊贵。诗人的心境随着“一线”升腾,向往着圣贤之道,“笔望五云迎舜日”,表达对光明未来的期待,希望自己的才情能如同迎接舜日般得到施展。

尾联“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诗人表达了自己第二天将以谦逊的态度,带着知识的包裹(“负橐”),去参与重要的场合,那是在皇帝身边的瑶坛,象征着接近权力中心和崇高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冬至斋居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仕途的期望,语言典雅,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葛端肃公挽章四首(其三)

华年声价省郎游,一节冰霜到白头。

降岳神生星应昴,济川功就壑藏舟。

朱门旧第公槐影,落叶新阡宰树秋。

惟有故时双鹤在,月寒华表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在告书怀柬可大

金门何事转愁予,日见红尘上锦裾。

祗为思归长数雁,几因多病欲焚鱼。

乡心瓦上三更雨,客计床头数卷书。

幸藉旬休聊闭阁,文园从此卧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遣怀

三月孤斋斗帐寒,十旬休沐主恩宽。

閒翻药裹呼儿晒,细检诗筒借客看。

千里乡心芳草绿,一年春色杏花残。

浮踪去住浑无赖,行路人间信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四)山居自述呈王对南相君

阙下班行旧日分,海边名姓少人闻。

一竿自钓南溪月,五㹀亲耕上阪云。

竹径常无猿报客,松关惟有鹤为群。

只缘不忘平生谊,塞雁来时屡梦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