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虾须初揭。正社日停针,窗风鸣铁。

懒自梳妆,乱挽鬟儿非滑。

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

枉在屏风背后,立歪罗袜。听玉人言去苦难泄。

任树上黄莺叹离别。强欲排余恨,反寸肠悲裂。

试使侍儿挽住,想未离、画桥东折。

传道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

形式: 词牌: 孤鸾

翻译

虾须初展开,恰逢社日暂停针线活,窗边风吹过铁器声响起。
懒得梳洗打扮,随意挽起发髻不再光滑。
回想昨晚匆匆一瞥,有多少情感难以言表。
枉然站在屏风后,斜倚着,看着她离去,脚步声难消。
任凭树上的黄莺哀叹离别,勉强压制内心的痛苦,反而让心如刀割。
试着让侍女留住她,猜想她还未离开画桥东侧。
听说她的行踪已远,只有垂杨柳下烟雾缭绕,留下无尽思念。

注释

虾须:比喻女子的秀发。
社日:古代节日,妇女停止日常劳作。
停针:指暂停针线活。
窗风:窗外的风。
瞥见:短暂看见。
动情:感动的情感。
屏风:装饰物,常用于遮挡。
罗袜:丝质袜子,代指女子。
玉人:对女子的美称。
泄:释放,这里指心情舒缓。
黄莺:鸟名,常象征离别。
强欲:勉强想要。
画桥:色彩斑斓的桥。
东折:向东拐弯。
行踪:行迹。
垂杨烟结:垂柳下的烟雾,象征离愁。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孤鸾》是一首抒写闺中女子孤独寂寞心情的词作。开篇以“虾须初揭”描绘清晨时光,暗示主人公独自醒来,窗外风吹铁器声引起她的思绪。她慵懒地不愿打扮,随意挽起发髻,流露出内心的落寞。

“追想昨宵瞥见,有多少、动情谁说”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瞬间的回忆,然而无人能理解她的情感。她躲在屏风后,凝视着罗袜,更显孤独。“听玉人言去苦难泄”一句,暗示了她可能曾听到远方恋人的言语,却无法排解心中的愁苦。

接着,黄莺的啼叫唤起离别的哀伤,她试图压抑悲伤,但反而让内心更加痛苦。她命令侍女挽留,想象爱人已经离开,可能在画桥东折,画面凄凉。最后,词句以“行踪已远,但垂杨烟结”收尾,形象地描绘出女子眼中的离别场景,只剩下垂柳轻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失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女子在孤独中的深深情感,具有浓厚的元曲特色。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鸳帏睡起,正飞花兰径,啼莺琼阁。

对镜梳妆,愁见那、怯怯容颜瘦弱。

一任仙郎,题诗寄简,屡订西厢约。

墙花拂影,独眠何事如昨。

谁怜潘果空投,贾香难与,愁肠安托。

带眼轻拴须看取,杨柳腰肢如削。

珠履玲珑,罗衫雅淡,件件无心着。

何时厮近,得偿今日萧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枕屏子

涉历名山,岩峦尽皆游过。上高坡。

登峻岭,劳神怎么。道在身,心着物,交加相躲。

终不失、本来这个。白日同行,晚来同眠同卧。

到天明、相逐定,同行共坐。

蓦然地,忽然间,分明识破。元来是大哥。

形式:

武陵春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忙里偷闲闹处收。

不挂一丝头。动静不拘无动静,法界莫能归境丘。

逍遥物外,游性似水晶球。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押[尤]韵

青门引.题古阳关

凭雁书迟,化蝶梦速,家遥夜永,翻然已到。

稚子欢呼,细君迎迓,拭去故袍尘帽。

问我假使万里封侯,何如归早。归运且宜斟酌。

富贵功名,造求非道。

靖节田园,子真岩谷,好记古人真乐。

此言良可取,被驴嘶、恍然惊觉。

起来时,欲话无人,赋与黄沙衰草。

形式: 词牌: 青门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