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负朝廷七十年,楼台无地榻萧然。
清名当与温公并,只欠河南二顷田。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对中国古代官员董公的赞扬和纪念。首句“不负朝廷七十年”表达了董公对国家的忠诚与长期服务,七十载光阴里始终尽职尽责。次句“楼台无地榻萧然”描绘了他清廉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庄野住所,也显得清寒而宁静,没有奢华享受。
诗中将董公的清名与宋代名臣温公(即司马光)相提并论,暗示他的德行高尚,堪比历史上的贤良。最后一句“只欠河南二顷田”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清贫,连温公般的田产都不具备,仅有的可能就是那象征清白的二顷田地,这更突显了他的廉洁无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品德出众、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董公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不详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万卷青灯味道腴,苦心欲探鲁邹馀。
朝回立马天衢上,又典春衣买异书。
金碧楼台护紫霞,一尘不到小窗纱。
老僧倚杖对疏竹,童子抱琴眠落花。
风起乱飞千万蝶,日斜閒啄两三鸦。
自知不是名缰客,消得曹溪一滴茶。
十二光明阙,神仙奠巨鳌。
风清双雉扇,天近五龙袍。
玉斧红云合,金茎碧露高。
圣明千载会,喜色动旌旄。
兽舞龙墀下,青衫叶半枯。
九重明主圣,八品小臣孤。
鹊但依三匝,鹰犹待一呼。
每惭僚吏问,袖有谏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