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生朝

半为石隐半顽民,兵燹丛中剩此身。

岂不忧时常独愤,今能免世必须贫。

江山有恨空怀古,岁月无情秪送人。

八十年来成底事,头颅宁不愧君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甲辰生朝》由明代诗人李觉斯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半为石隐半顽民,兵燹丛中剩此身”,以“石隐”和“顽民”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动荡年代中的生存状态。身处兵荒马乱之中,诗人如同一块隐匿于乱世的石头,又仿佛是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艰难求存。这种比喻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渺小与无奈,也反映了时代背景的残酷。

颔联“岂不忧时常独愤,今能免世必须贫”,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忧患,他时常感到愤慨,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接受贫困的命运。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江山有恨空怀古,岁月无情秪送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江山易改,人事已非,诗人只能在心中怀念往昔的美好,而岁月却无情地带走了一切。这句诗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叹,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尾联“八十年来成底事,头颅宁不愧君亲”,是对一生的总结与反思。在经历了八十个春秋后,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不禁问自己究竟成就了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他意识到自己的头颅或许无法对得起养育自己的君主和亲人,流露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质疑与反省。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甲辰生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历史变迁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8)

李觉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秋日感怀

世路升沉自有时,风尘回首不胜悲。

连朝雨过千山润,昨夜秋来一叶知。

万事从今聊复尔,百年将尽欲何之。

孤怀到此偏惆怅,读罢残篇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雯溪馆

聊从溪畔结云窝,门径阴深长薜萝。

春到桃花人迹少,夜来蕉叶雨声多。

有时倚槛观潮信,无事携壶听鸟歌。

最爱幽栖绝尘世,生涯且暂寄烟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望峄山

秀色分齐鲁,高峰表岱宗。

秦碑如尚在,欲破白云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采莲曲(其一)

杨柳依依锁六桥,鵁鶄飞处渚莲飘。

儿家生长西湖里,不识烟波万里遥。

形式: 词牌: 采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