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

朝朝寒路多,夜夜征衣薄。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

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

东瓯抗于越,南斗临吴会。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

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

风生丹桂晚,云起苍梧夕。

去舳舣清江,归轩趋紫陌。

衣裳会百蛮,琛赆委重关。

不学金刀使,空持宝剑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云端想京县,帝乡如可见",诗意在云间飘渺,思念着那遥远的京城与皇帝所居之地,似若可及却又不可触。

"天涯望越台,海路几悠哉"中,天际的边缘是望向古越之台,而海上的舟行则充满了无尽的遥远与迷茫。诗人心中的世界宽广而复杂,既有对远方的憧憬,也有对旅途的无奈。

"六月飞鹏去,三年瑞雉来"此句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轮回。鹏鸟的飞离与瑞雉的到来,都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循环。

接下来的"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则描绘了一种坚毅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在这片广阔而又艰险的土地上,诗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推开了大自然的石门。

"自我违瀍洛,瞻途屡挥霍"中,"违"字表达了一种别离和背弃,而"瞻途"则是对路途的不断观望与思考。诗人似乎在用行动来证明一种坚持和探索。

接着,"朝朝寒路多,夜夜征衣薄"写出了行旅中的艰辛与孤独。每一个清晨都是对寒冷道路的挑战,每一个夜晚都需要以薄衣抵御严寒,这种生存的艰难不言而喻。

"白简承朝宪,朱方抚夷落"中,"白简"和"朱方"皆为官印之物,诗人似乎在用这些象征性的物品来表达对职责与使命的认真对待,以及对平定叛乱的期盼。

随后的"既弘天覆广,且谕皇恩博"则展现了君主宽广如天的恩泽,并通过"谕"字传递出一种宣告与教诲的意味。皇恩之广大,如同天空一般无远弗界。

"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进一步强调了皇恩的普及和民众对其美好生活的赞颂。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君恩与民乐共融的社会图景。

"声朔臣天子,坛场拜老夫"则是对帝王与臣子的关系的一种表述。诗中的"声朔"暗示了边疆的警报,而"坛场拜老夫"则表现了一种仪式化的敬畏之情。

紧接着,"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中,"降宫"和"韬将略"皆与军事有关,表明了诗人对于战略与指挥的重视。同时,"黄石寝兵符"则是一种对传统和权威的尊崇。

在"返旆收龙虎,空营集鸟乌"中,"返旆"意味着军队的凯旋,而"空营集鸟乌"则是对战事平息后的描绘。这里呈现了一场战争之后的胜利与和平。

"日落澄氛霭,凭高视襟带"通过日落时分的景象,传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的胸襟与气度。

接下来的"东瓯抗于越,南斗临吴会"则是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描述。这里的"东瓯"、"南斗"皆为星宿之名,而"越"和"吴"则指古代的地名。诗人似乎在用天文与地理来勾勒出一个宏大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春色绕边陲,飞花出荒外"中,"春色"和"飞花"皆为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边陲"和"荒外"则是对边疆与未开化地带的一种描绘。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力的赞美。

最后,"卉服纷如积,长川思游客"写出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流水不息的河川的思念。诗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对过去的眷恋以及对于旅行者生涯的深刻理解。

整个诗篇通过丰富的地理意象、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生命历程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13)

李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字:巨山
  •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 生卒年:644~713

相关古诗词

早发苦竹馆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日落天泉暮,烟虚习池静。

镜潭明月辉,锦帻流霞景。

花摇仙凤色,云浮濯龙影。

欲识江湖心,秋来赋潘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

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

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形式: 古风

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祠。

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

汉家五叶才且雄,宾延万灵朝九戎。

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

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

回旌驻跸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金鼎发色正焜煌,灵祇炜烨摅景光。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

棹歌微吟綵鹢浮,箫鼓哀鸣白云秋。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

声明动天乐无有,千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辇金车不复还。

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

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