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过清节先生故居废址遇野老谈旧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云亭小径青山下”展现了故居坐落在青山环绕的小径旁,环境清幽。次句“清节当年故址存”点出此处曾是清节先生的居所,岁月虽逝,遗址犹在。
“野老尚能收谱牒”写的是遇见的乡间老人依然熟悉这里的历史,保存着家族的谱牒,显示出对先贤的敬仰和历史的延续。“邻人还解识田园”则进一步强调了当地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土地的深厚感情。
“乔林鹤去枝柯改,古井龙移窟穴翻”通过描绘树林的变化和古井的遗迹,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但故居的沧桑痕迹仍引人深思。
最后两句“千载高风知不泯,拳拳经辩著王尊”表达了对清节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认为尽管岁月漫长,他的精神风范不会被遗忘,其智慧和教诲如同经书般珍贵,永远受人尊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故居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寓含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道德典范的敬仰,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