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间老屋云松下,半亩方塘水竹村。
先生观化耿独坐,不觉寒深雪塞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冬日景象。诗人以“数间老屋云松下,半亩方塘水竹村”开篇,通过“老屋”、“云松”、“方塘”、“水竹”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村落画面。老屋与云松相映成趣,既显出岁月的痕迹,又增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意境;方塘与水竹则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
接着,“先生观化耿独坐”,诗人笔下的“先生”形象悠然自得,独自坐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着自然的变化,内心充满了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这里的“观化”不仅指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最后,“不觉寒深雪塞门”一句,以寒风凛冽、大雪封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先生”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即使面对外界的严寒,他也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檐头风铁响铮铮,檐外浪浪槁叶鸣。
别有宫商人未识,一炉活火听瓶笙。
读书声歇茶初熟,古鼎香销诗未成。
起唤欧苏索白战,天高海阔不胜情。
古人何者是不朽,举世何人善打乖。
总是流连光景处,天分幽事属吾侪。
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参此语如参禅。
我从诸老得印可,妙处可悟不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