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恭公挽词二首(其一)

先皇凭玉几,末命寄元勋。

宾日行黄道,攀髯上白云。

四时成岁律,五色补天文。

不谓堂堂去,今为马鬣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先皇在玉几前倚靠,最后的遗愿托付给功臣。
在重要的日子,他走过象征皇权的黄道,手握胡须,升入白云之间。
四季轮回代表岁月法则,五彩斑斓的星辰补充天象图谱。
没想到他会如此壮志豪迈地离去,如今只留下一座马鬣坟墓。

注释

先皇:指已故的君主。
凭:倚靠。
玉几:玉制的小桌子,古代帝王常用以批阅奏章。
末命:临终遗命。
元勋:功勋卓著的大臣。
宾日:重要的日子,如祭祀或登基等。
黄道:古人认为太阳运行的轨迹为黄道,象征皇权。
攀髯:抓住胡须,形容仙人或圣贤升天。
白云:象征仙境或高远的理想。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成岁律:代表一年的自然法则和周期。
五色:青赤黄白黑,泛指各种颜色。
天文:古代星象学,与天文学不同。
堂堂:形容气度宏伟,威严。
去:离开人世。
马鬣坟:古代贵族死后,用马鬃装饰的坟墓,象征尊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王文恭公(王安石)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王安石深深的哀悼和对其一生功绩的怀念。首句“先皇凭玉几”暗示了王安石曾深受皇帝倚重,而“末命寄元勋”则点明他在国家重要时刻被委以重任。接下来,“宾日行黄道,攀髯上白云”描绘了王安石如同日月星辰般高洁,他的身影仿佛在白云间飘荡,象征着他的德行与地位。

“四时成岁律,五色补天文”进一步赞美了王安石的智慧和才能,将他的贡献比作自然法则的制定者,天文星象的补充者。然而,“不谓堂堂去,今为马鬣坟”则是对王安石去世的悲痛感慨,意指如此伟大的人物竟然离世,令人难以接受,如今只剩下马鬣坟作为他的长眠之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王安石生前功绩的回顾和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这位历史名臣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

王家人物从来远,今见诸孙总好贤。

三级定知鱼尾进,一鸣已作雁行连。

愧无藻鉴能推毂,愿卷囊书当赠钱。

归去雄誇向儿侄,舍中犊子剩狂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

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

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鵩入迁臣舍,乌号厌世弓。

平生有嘉树,犹起九原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世弼惠诗求舜泉辄欲以长安酥共泛一杯次韵戏答

寒齑薄饭留佳客,蠹简残编作近邻。

避地梁鸿真好学,著书扬子未全贫。

玉酥鍊得三危露,石火烧成一片春。

沙鼎探汤供卯饮,不忧问字绝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其二)

剪髻宾筵盛,齐眉妇礼闲。

谓宜俱白发,忽去作青山。

大梦惊蝴蝶,何时识佩环。

哀歌行欲绝,丹旐雨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