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上高台,远望家乡的情景。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南方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他席他乡送客杯"一句,表明诗人在异乡遭遇别人的款待,但这种款待也难以消除内心的寂寞。"人情已厌南中苦"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不满和痛苦感受。
最后两句"鸿雁那从北地来",通过大雁的迁徙,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北方家乡的向往。古代常有以雁传书或寄托思念的情怀,这里则是直接将大雁的南飞视为北方信息的传递者,强化了对故乡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南中生活与北地家乡的想象,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无限眷恋。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