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大节并推颜鲁国,孤忠直继段司农。
碑题岘首留残碣,世握兵符踵旧封。
应与睢阳同庙食,堂堂授命尽从容。
这首清代鲍珍的《范忠贞公祠》描绘了对一位忠贞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当年闽海见传烽”,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范公在福建沿海地区展现出忠诚和英勇。他虽拥有犀兕(比喻勇猛),但更重视放弃个人荣华,选择坚守道义,这体现在“弃甲重”一词中。
诗人将范公与颜回、段司农这样的贤良忠臣相提并论,强调他的高尚节操。他的事迹被镌刻在岘首的石碑上,象征着后人对他的纪念。范公曾执掌兵符,延续了旧有的封号,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诗人认为范公应与睢阳的英雄一同享受祭祀,他的从容授命体现了大丈夫的气度和牺牲精神。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赞扬了范忠贞公的忠诚和无私,表达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
不详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
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
夜来看不足,朝窗笏更拄。
宛将螺子黛,镜中画眉妩。
《法华》虽附丽,卑之奚足数。
忆昔王尚书,好事鲁掠取。
至今竟属公,湖山号宗主。
譬诸冶城墩,风流擅千古。
自来称王谢,后先堪接武。
平山一瓣香,敬为先生许。
典型犹在望,苍茫云缕缕。
远市人声绝,几家双树西。
看花同蝶过,怯暑逐风栖。
景落庭空静,心孤鸦自啼。
晚樵林际出,相唤浴晴溪。
溪云随天风,聚散不可常。
越鸟东南飞,谁能忘故乡。
命酒结欢娱,晤言心徬徨。
会合人自好,离别人自老。
仰瞻双飞翼,颉颃向晴昊。
暝色带行旅,一镫方照门。
黑沈关塞路,孤著别离魂。
溪月射梁白,山风吹树喧。
客心与寒鸟,忽忽欲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