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生井蛙拘一经,抵掌喜听谭洞庭。
苍梧帝子不可遇,何年看遍君山青。
岳阳楼上溯张李,妙句惊人一篇耳。
沈吟更读《离骚》经,千古流传傥如此。
我闻斑竹犹昔时,湖光皱绿澄玻璃。
八百里中淼浸月,月影倒空楼阁奇。
长堤偃虹天低处,大江东过武昌去。
曹公洲前常朗吟,铜鼓雷文为谁铸。
木叶飘下秋波心,船樯鸦尾衔烟岑。
鱼龙夜静布帆落,鸿雁霜寒湘水深。
人生百年祇过客,越浦吴山尽陈迹。
借问荆关堪卧游,生绡许拂三百尺。
九疑峰峻那须论,云梦迷离当气吞。
眼中历历谁落笔,更吹铁笛开芳樽。
这首清代诗人王绍燕的《客有谈洞庭之胜者赋此奉简》描绘了诗人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想象与感慨。首句“我生井蛙拘一经”以井底之蛙自比,暗示自己受限于知识,但对洞庭湖的谈论仍充满兴趣。接着,“抵掌喜听谭洞庭”表达了诗人倾听他人描述洞庭美景的喜悦。
“苍梧帝子不可遇,何年看遍君山青”暗含对传说中的舜帝的怀念,以及对能亲眼目睹君山美景的期盼。诗人提到岳阳楼,提及唐代诗人张说和李白的佳作,表达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并期望自己也能写出令人惊叹的诗句。
“沈吟更读《离骚》经,千古流传傥如此”借屈原的《离骚》表达对文学流传千年的渴望。接下来,诗人通过斑竹、湖光、月影等意象,描绘出洞庭湖的宁静与神秘,如“湖光皱绿澄玻璃”、“八百里中淼浸月”。
诗中还穿插了历史人物曹操和铜鼓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将自己比作过客,而洞庭湖的风景则是永恒的存在。最后,诗人以九疑峰、云梦泽的壮丽景色收尾,表达对自然景观的向往,以及对能在此地悠然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不详
蒲轮安稳不须停,心醉诸生有六经。
湖上曾悬高士榻,天边再见丈人星。
乡愁水曲鸥波远,老怯宵寒鹤梦醒。
归向君山蓄春茗,一瓢径欲递中泠。
伏波南下五溪深,破浪楼船达桂林。
烽火连营铸铜鼓,雨中滴出汉时音。
潇潇菡萏艳端阳,净植亭亭压众芳。
别有柳州九孔藕,城阴才剩半陂塘。
欲搜遗址但蒿莱,屠钓中多大将才。
千载兴亡君莫恨,歌风戏马尽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