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叔野(其一)

汪子躯干小,劲气横秋霜。

累累诸儒中,轩然无老苍。

平生读书功,短檠照夜窗。

相从近两年,觉我旧学荒。

为言将远适,随兄泛潇湘。

欲濯尘土心,胸怀吞九江。

愿言勉此志,无为忧患伤。

待得秋雁飞,寄书来草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送汪叔野》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情。

首句“汪子躯干小,劲气横秋霜”,以汪子虽身形瘦小,但内心坚韧如秋霜般刚劲,形象地展现了汪子的品格与气质。接着,“累累诸儒中,轩然无老苍”则进一步强调汪子在众多学者中独树一帜,不显老态,展现出他的独特与不凡。

“平生读书功,短檠照夜窗”两句,赞美汪子一生致力于读书,夜晚的油灯照亮了他的求知之路,表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接下来,“相从近两年,觉我旧学荒”表明诗人与汪子相交近两载,自己在学问上感到荒疏,流露出对汪子的敬佩与自省。

“为言将远适,随兄泛潇湘”描述了汪子即将远行,跟随兄长前往潇湘之地,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欲濯尘土心,胸怀吞九江”则是对汪子远行的期许,希望他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胸襟广阔如九江之水。

最后,“愿言勉此志,无为忧患伤”表达了诗人对汪子的勉励,希望他坚持自己的志向,避免因忧虑和困扰而影响前行。“待得秋雁飞,寄书来草堂”则预想未来,期待在秋雁南飞之时,收到汪子的书信,继续分享彼此的旅途与成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学问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与关怀。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送汪叔野(其二)

两汪皆于菟,季也何其怒。

三年屏鲜腴,藜藿未尝饫。

铁心不可拗,出语等刀锯。

贪夫既激昂,壮士亦惊顾。

落笔波涛翻,可接乃兄武。

科名盖馀事,文章徒媚妩。

欲筑平生基,更师黄叔度。

形式: 古风

哭陈居士

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

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

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

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

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

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经台

吾祖牧临汝,滞讼清公庭。

胥吏退雁鹜,疏帘挂寒厅。

鼓角唤幽梦,草色池塘青。

双旌引五马,驾言出郊坰。

足蹑云端屐,手展贝叶经。

税驾妙高台,几砚陈轩棂。

朱墨纷在眼,梵宇森如星。

台倾人已寂,声名蔼馀馨。

想公忘言处,角挂山中羚。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三益斋诗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籍籍。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

当年种玉翁,什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

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

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脊。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

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