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岭下岭

上岭惟恐迟,下岭惧颠覆。

一岭但数里,思虑千盈腹。

不闻二大夫,致身未尝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上岭下岭》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行走在山岭间的人们复杂的心情与对自身安全的深切忧虑。

“上岭惟恐迟,下岭惧颠覆。” 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攀登与下山时的不同心境。上山时,人们心急如焚,生怕速度太慢,错过了最佳时机或遭遇不可预知的危险;而下山时,则充满了恐惧,担心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平衡,发生意外。这种对速度的极度敏感和对安全的极度担忧,反映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脆弱性和对未知的畏惧。

“一岭但数里,思虑千盈腹。” 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心理。虽然山岭之间仅仅数里之遥,但对于行走在其中的人来说,却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思绪万千。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理上的煎熬,每一步都承载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的挑战。

“不闻二大夫,致身未尝辱。” 最后一句则以历史典故作为结尾,借古喻今。这里的“二大夫”指的是古代的两位贤臣,他们通过智慧和勇气,不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诗人以此来激励自己和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古人一样,保持坚定的意志,不畏艰难,最终达到目标,实现自我价值,避免因恐惧或犹豫而使自身蒙受耻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引用,深刻地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以及在面对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送袁同年殿丞陟通判抚州因还洪井旧居袁在朝数上书言当世事某与袁别十年矣语旧多可悲者留三日乃去

轻舟何翩翩,斲冰浮清川。

问之亦奚乐,岁宴道且邅。

云我大梁客,游说万乘前。

画策不见收,故乡复言旋。

薄禄及吾亲,就官若归田。

名实两有适,远近谁间然。

忆昔都门别,尔来弥十年。

苍苍豫章质,更觉摩青天。

语旧或涕流,举觞愧留连。

相从且未果,使我心劳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裴殿丞

君已头发白,犹著五綵衣。

出门我意失,赠别双涕挥。

自古不泽禄,念公早旋归。

天欢固为乐,外物焉足希。

达矣老莱子,千年见馀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裴殿丞访别说春秋期岁初复来

吾衰不梦周,知我在春秋。

斯道宜未坠,夫公能见求。

相看头可白,感别岁空遒。

念子期鸡黍,母怀汗漫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雍秀才归琅琊山

希声未易合,皇华众方笑。

与子东西人,相逢偶同调。

亿年寄神解,万里在心照。

此间岂容言,吾得安蓬藋。

煌煌千金珠,举世矜赏好。

安知纬萧翁,弃置久高蹈。

盛论山水趣,局促恨未到。

江湖且相望,送子一长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