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鍊光。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铓。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剪刀的精细工艺和使用过程。"错落双刀合,晶荧百鍊光"写出了剪刀闭合时锋利无匹、光芒闪耀的景象,表现了剪刀制作精良的特点。"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铓"则形象地表达了使用剪刀进行剪裁工作时,那种既准确又温和,不轻易展现其锋利的一面。
诗人通过对剪刀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中小事物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和对工具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给人以深刻的美学享受。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匠馀留片木,榰案定攲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天迥孤帆隐约归,茫茫残照欲沉西。
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长空淡淡如云扫,暮过田家风物好。
耕犁倚户寂无人,饥牛卧齧墙根草。
盘石轮囷隐涧幽,烟笼月照几经秋。
可怜琢作团团磨,终日随人转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