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泛篇

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

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

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

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

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

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

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

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秋夜之中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秋泛渺无际,鼓枻明月时”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秋夜湖面,月光如水,照亮了诗人独自行舟的旅程。接下来,“水流月与俱,未棹舟已移”则通过流水与月光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流坎任行止,林壑非有期”两句,诗人以舟行于水,任由水流引导,表达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引领望天未,啸歌怀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他仰望天空,吟唱着心中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内敛。

“寒光积水生,空籁吹沦漪”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景象,寒光映照在水面上,空旷的风声吹动着涟漪,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悠游慕潜鳞,长与世网辞”,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解脱。

然而,“何事罥尘鞅,役我双鬓丝”两句,诗人又陷入了对现实的反思,感叹自己被世俗的枷锁所束缚,岁月流逝,两鬓斑白。最后,“聊从渔父去,纶竿互相持。志亦不在鱼,无复羡临池。采芰持之归,月落已横陂。”诗人决定效仿渔父,放下世俗的追求,过上一种简单自在的生活,不再羡慕那些表面的繁华,而是享受自然的美好,最终在月落之时,带着收获的菱角,回到了平静的湖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社会束缚的无奈与反思。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冬日就饮正仲东皋草堂候月

郁伊不自释,薄暮出东城。

小春媚馀旭,林筱各含晴。

园蔬为我摘,一壶聊共倾。

坐久华烛至,俄巳素月生。

徵云笼绛霄,皓魄尚流赪。

仰视众星没,繁霜宁夜横。

衔杯对良友,赖此达吾诚。

于中既鲜缺,何假逐浮名。

人生非金石,意气徒营营。

不见初生景,须臾坠西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就宿草堂中夜眺月屡起俄见朝旭出海上

孟冬久晴煦,霜气缓乔林。

夜静海月高,远涛夹清砧。

澄怀得无寐,披衣起行吟。

喜见月入户,天横井与参。

曙光从东来,星斗渐以沉。

茫然大块中,物感乃交侵。

日出群动作,翱翔数羁禽。

溟濛混六宇,天地肃高深。

曦阳丽苍穹,积块破重阴。

浮云莫相翳,昭质鉴余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入禾风阻不得达小舟野宿船屋下

大风吹地成虎嘷,白波连山翻怒涛。

云昏月黑雨不已,点点江花湿缊袍。

舣舟贴岸望邻火,柴篱深掩空呼号。

野夫拒扉戟手詈,不见群盗今如毛。

仆夫巽辞公无怒,乞火为爨支饥枵。

就檐煮糜漉脱粟,硬若白石鸣琳璈。

饭罢低蓬入船屋,纬萧壁败惟索绹。

七人共舟刚八尺,拳曲轵膝难横尻。

倚舷身警天地侧,拥絮梦?关河高。

羁人不寐头半白,惊觉霜霰生寒皋。

呼童鼓棹破烟去,为汝倾囊沽浊醪。

形式: 古风

叠山图引赠孙户侯辅庭

我欲游名山,图归写绡幕。

却笑图中人,先我寘丘壑。

啚中之人汉故侯,三毛飒飒髯苍虬。

眼前将吏半降组,君独灌圃城南头。

胸藏块垒何确荦,方寸槎枒成五岳。

指顾千岚万壑生,山鬼幽忧畏雕斲。

谁为此公貌此图,七十二峰来座隅。

非遇龙威定善卷,入室恒觉烟岚俱。

五丁无权巨灵去,畚石真笑愚公愚。

买山我已惭高隐,思向辋川乞粉本。

为君赋得画中诗,始悟山人夙画师。

诗成写傍空山挂,日日看山如入画。

青山不是无白云,黄尘招隐徒纷纷。

此中添我题诗者,莫使青山独见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