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卿王善父哀挽

壮游去乡邑,卜筑居燕城。

中年谢轮鞅,遁世不求名。

布衣自萧散,风月娱幽情。

杖履随所适,壶觞时独倾。

诗书课诸子,笑谈集良朋。

翛然忘世虑,欣戚了不惊。

春秋馀六秩,乘化忽长征。

令子遘兴运,致身登明庭。

九重锡褒秩,追赠列九卿。

天章耀龙采,云汉昭日星。

大史最潜德,墓道揭新铭。

缙绅述哀挽,沨沨扬嘉声。

流庆殊未艾,千载想继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为鸿胪寺卿王善父所作的哀挽诗,通过对王善父生前生活和成就的描绘,展现了其淡泊名利、洒脱自在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诗中以“壮游去乡邑,卜筑居燕城”开篇,点明王善父的游历与定居,随后描述他中年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布衣生活,风月相伴,诗书教育子女,与良朋笑谈,体现了他的闲适与高雅。

“翛然忘世虑,欣戚了不惊”,生动描绘出王善父超脱世俗忧虑,面对喜怒哀乐都能泰然处之的境界。春秋六秩,乘化而逝,虽生命有限,但其精神与影响却得以延续。诗中提到其子得遇良机,步入仕途,获得朝廷的褒奖与追赠,彰显了王善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天章耀龙采,云汉昭日星”,赞美王善父的品德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大史记载其潜德,墓道上立新铭,象征着其功绩被历史铭记。缙绅(官员)哀挽,声音悠扬,传颂其美德与声望。最后,“流庆殊未艾,千载想继承”,表达了对王善父美德与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精神遗产将被世代传承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哀挽诗不仅是对王善父个人生平的回顾与赞扬,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崇尚,以及对先贤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溪小隐为周时立赋

梧山郁苍苍,沂溪流瀰瀰。

溪山两奇绝,居有泥田里。

里中有著姓,衣冠数周氏。

君子乐在斯,恂恂谨操履。

力田充食衣,积学穷经史。

绕庐树桑麻,缘阶艺兰芷。

开窗白云来,挥弦清风起。

门深驻山光,庭虚湛流水。

宾朋或时过,觞豆同乐只。

酒酣赋新诗,歌咏谐宫徵。

悠然适嘉趣,达生契直理。

蹇予迫衰暮,役役果何似。

侍从三十春,贪荣昩知止。

况兹乏禆益,訹惕久未已。

挂冠倘可期,吾将返其始。

来往山溪间,庶以终馀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礼部新建诸卿设宴落成遂赋此

南宫壮巍巍,落成在今日。

笾豆秩礼筵,衣冠集俦匹。

献酬各有仪,谐笑忘坦率。

千载幸遭逢,昌辰庆文物。

成礼贵无愆,终焉敢怠忽。

形式: 古风

六月二十七日早朝奏孟秋时享

孟秋届时享,太常严斋沐。

圣主秉深诚,诘旦兴犹夙。

高阙䴡繁星,彤墀散明烛。

百寮谨祀事,祗命咸属属。

所期荅神庥,庶以臻福禄。

形式: 古风

送周时立归文江

远游送将归,翩然辞国都。

迢迢越山川,靡靡涉长途。

秋风动原野,残暑犹未除。

玄蝉号树端,候雁翔且呼。

岂伊念朋好,况复怀友于。

停杯且未别,握手谩踟蹰。

西江几千里,云水渺重湖。

子行日以远,会面日以疏。

及家虽云乐,我怀将何如。

旧乡未即返,南望增郁纡。

归哉倘相忆,为我致双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