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山

夙昔负山居,未知居山乐。

归来浣尘襟,追寻旧潭壑。

登顿觉径仄,跻攀惭足弱。

峰形喜刻镂,壁色疑涂垩。

复涧既萦纡,环林更参错。

哀听仰淙潺,惊顾俯岝崿。

宿雨含余滋,初篁解新箨。

吹万地籁鸣,出虚天乐作。

云阴冒水生,岩花依草落。

倾晖忽向西,归路欣残灼。

兴阑已历程,心结重游诺。

缮性宜寂寥,赋命非穷薄。

宇宙旷无垠,知仁聊可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大櫆的《登龙山》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诗中,他叙述了自己过去对山居生活的陌生感,但回归后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洗涤心灵。他在登山过程中感受到道路的崎岖,感叹自己的体力不足,但山峰的奇特形状和岩壁的颜色给他带来惊喜。

诗中通过“复涧”、“环林”的描绘,展现出山间流水环绕、树木错落的景象,听觉上是“哀听仰淙潺,惊顾俯岝崿”,视觉上则是“云阴冒水生,岩花依草落”。随着日光西斜,诗人带着满足的心情踏上归途,虽然旅程结束,但兴致未尽,立下重游的誓言。

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修身养性更适合于宁静的环境,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仁德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

刘大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耕南。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 字:才甫
  • 号:海峰
  • 籍贯: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
  • 生卒年:1698——1780

相关古诗词

梧树行

金谷洞口梧十寻,巑岏直上干太阴。

石根铜干自终古,白藓苍鳞留至今。

念尔长材世所鲜,待入宫悬逐匏管。

托身虚牝无人收,零落秋风岁华晚。

形式: 古风

题孙怀三咏佛手指诗后

昨日观君《佛手诗》,如从指上见明月。

芳果惊看优钵昙,顿令我亦离言说。

扰扰浮生梦寐间,一弹指顷千沤灭。

王侯将相只须臾,何况我辈孤且拙。

我从朔漠厌风尘,君亦南荒穷跋涉。

梦中相对两羁人,回首旧游成历劫。

拈花自知色不染,捧钵谁言食堪阙。

从前被螫指可断,若使归空手当撤。

心清那用挈军持,迹秘聊须书贝叶。

华岳三峰掌已开,请君更问维摩诘。

形式: 古风

仇英战马图

韩干画马古无匹,仇英复入曹霸室。

弄笔偶成《出塞图》,英姿粉墨何萧瑟。

鞍马甲士无一同,百十垒峞装束雄。

蔽亏掩映难悉数,马露顶踵入尻鬃。

边关日落千山红,半天飒飒旌旆风。

飞鸟不敢近鸣噪,黄云惨澹横低空。

羽箭雕弧拥牙纛,誓将万里烟尘扫。

壮士遨游今白头,可怜日月空中老。

愿借霜蹄骤且驰,追奔直过流沙道。

形式: 古风

送张绣枫

君家住近姑苏台,门前绿水群鸥来。

坐对晴窗诵六甲,桃花灼灼当窗开。

几年入洛曳珠履,笔端所向皆披靡。

为惜风光不待人,梦魂飞渡吴江水。

与君一见论心事,倾筐倒筐无所忌。

燕市酒徒今几人,酒酣更洒杨朱泪。

遥指秋波江上船,孤帆飒飒凌苍烟。

吴中春草碧于染,聊寄相思到日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