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五十七)

山前一片闲田地,元来记得在。

叉手叮咛问祖翁,只为契券不分明。

几度卖来还自买,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

形式: 偈颂

翻译

山前有一片空闲的土地,原来我记得在这里。
我恭敬地询问祖父,只因买卖契约模糊不清。
这块地多次转手又回购,真是难为了中间人,他为了爱那松竹引来清风。

注释

山前: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闲田地:空闲未被使用的土地。
元来:原来,起初。
记得:记得清楚。
叉手:古人表示尊敬的手势,相当于现在的拱手。
叮咛:恳切地嘱咐。
祖翁:祖父。
契券:古代的买卖合同。
分明:清晰,明确。
几度:几次。
卖来还自买:经历多次买卖。
难为:使人为难,此处有感激之意。
牙保人:古代买卖中负责中介的经纪人。
怜:怜惜,爱护。
松竹: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的植物。
引清风:吸引清新的空气,也寓含守护环境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五十七首。它以日常农事为题材,寓言深刻,富有禅意。

诗中描述了山前一片闲置的土地,原本属于某人,但产权关系不明晰。主人公询问祖辈,试图弄清楚土地的归属问题,因为契约文书不够明确。诗人通过“几度卖来还自买”的反复交易,揭示了世间流转与执着的本质,暗示了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所有权的争夺实则无常。

最后一句“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更是意味深长,牙保人象征着中介或执念,而松竹和清风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淡泊与超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看破,以及对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向往。整首诗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传达出禅宗关于放下执着、回归本真的哲理。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五十六)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细如米末。

虽然粗细不同,称来轻重恰好。

径山今日内实告报,汝等诸人切忌钻龟打瓦。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五十五)

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

不用作禅会,不用作道会。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五十三)

大家泼一杓恶水,洗涤如来净边垢。

垢尽众生烦恼除,狐狸便作师子吼。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五十二)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百华开烂熳,觑见没可睹。

形式: 偈颂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