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前一片闲田地,元来记得在。
叉手叮咛问祖翁,只为契券不分明。
几度卖来还自买,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第五十七首。它以日常农事为题材,寓言深刻,富有禅意。
诗中描述了山前一片闲置的土地,原本属于某人,但产权关系不明晰。主人公询问祖辈,试图弄清楚土地的归属问题,因为契约文书不够明确。诗人通过“几度卖来还自买”的反复交易,揭示了世间流转与执着的本质,暗示了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所有权的争夺实则无常。
最后一句“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更是意味深长,牙保人象征着中介或执念,而松竹和清风则象征着自然界的淡泊与超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看破,以及对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向往。整首诗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传达出禅宗关于放下执着、回归本真的哲理。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细如米末。
虽然粗细不同,称来轻重恰好。
径山今日内实告报,汝等诸人切忌钻龟打瓦。
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
不用作禅会,不用作道会。
大家泼一杓恶水,洗涤如来净边垢。
垢尽众生烦恼除,狐狸便作师子吼。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百华开烂熳,觑见没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