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亡友王西厓所贻赵松雪书汲黯传拓本后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

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往往刓圭棱。

曩持此论自东涧,与君往复词翻腾。

石本忽出《汲黯传》,翠墨黮黕霉淫蒸。

森张剑戟严且整,摸纸凸起惊崚嶒。

承旨他本那见此,率更令后难为朋。

益信书家各师派,服君鉴别言有徵。

匹如半山论诗法,玉溪善学杜少陵。

不然獭祭妄謷訾,苦从字句分淄渑。

此本在箧近世载,夜窗覆审开黳瞢。

更为感旧动枨触,暗风吹闪青荧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朱景英的诗,是对亡友王西厓赠送的赵松雪书《汲黯传》拓本的题跋。诗人首先赞扬了王君的书法技艺,认为其风格接近虞永兴和赵吴兴,笔力秀媚而筋骨劲健,如同秋鹰展翅。接着,诗人提到拓本可能存在瑕疵,如石质问题导致字形磨损,但他曾对此有过深入讨论。

诗人感叹拓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呈现出《汲黯传》的严肃与整肃,仿佛剑戟森严,文字凸起,令人惊叹。他指出这种风格是其他拓本难以企及的,甚至超过了率更令后的作品。他强调书法流派各异,赞赏王君对书体的鉴别能力,并以黄庭坚(半山)论诗法和李商隐(玉溪生)学习杜甫为例,说明艺术上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最后,诗人感慨于拓本的珍贵,深夜独坐审视,旧友情怀涌上心头,灯光摇曳,增添了感伤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书艺的赞美和对亡友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和鉴赏力。

收录诗词(225)

朱景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 字:幼芝
  • 籍贯:湖南武陵

相关古诗词

雨行

寒气侵晨薄,征衣触雨凄。

水喧千涧骤,云压四山低。

客意难行路,人情畏在泥。

郎当问前渡,一叶岸东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江郎山

是何斫削青琅姿,三葩坼堕纷葳蕤。

一葩一具绀碧晕,神秀都出天工为。

各各古色绣斑驳,颇如鼎趾连尻脽。

器象奥衍不敢逼,矧敢摩抚生瘢胝。

又如抗峙当闑右,右拱左辟中绅垂。

天外瞻瞩气容肃,图写槐序周官仪。

流俗品目罔出此,哂余乍见滋猜疑。

云是江氏伯仲叔,云根立化肩相随。

以此阅世播万口,余不更诘心自嗤。

古昔名山率以状,后世往往人实之。

望夫竞界各有肖,动称古老传闻词。

郦元作注每摭拾,要为文字增环奇。

江家兄弟昉何代,毋乃未辟鸿濛时。

不然兹山万万古,安有族姓详宗支。

此义匪待智者辨,丹青曷复烦吹疵。

作歌聊用状形似,勿惊翻解常华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后陇早发

彻夜严风撼树声,海壖北去早寒生。

真成五月披裘客,那更殊方叱驭行。

惫矣岛夷烦力役,寂然里鼓闹征程。

简书于我何相迫,无限衰迟远宦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桃源舟中

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

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

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

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