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

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

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由元好问创作于金末元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溪的自然美景与历史记忆,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句“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描绘了松林在阳光下摇曳生姿,仿佛为灵宇披上了一层金辉,即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感受不到一丝暑气。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宜人与超脱世俗的清凉感。

接着,“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中,“太平散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某一隐士,他从远方而来,被眼前的清凉景象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留存。诗人感叹自己已有四十年未到西溪,但记忆中的溪水光影依旧清晰如昨,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提到了一个名叫王文度的人物,可能是一位与诗人有过交集的文人。诗人回忆起与王文度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他所作的五言诗,深受众人喜爱,成为流传的佳话。这一段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文学成就的肯定。

最后,“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表达了诗人面对画图时的恍惚与感慨。画作仿佛将过去的记忆与场景重现眼前,让诗人感到既似梦境又非现实,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汾亭古意图

尧氏羲黄去未远,日作日息天机全。

杜侯袖里姑汾笔,办与南华谈窅然。

废兴知经几今昔,淳朴别有一山川。

白云亭上秋风客,不比仙翁甲子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杨弟正卿

马迹车尘漫白头,苍生初不待君忧。

且从少傅论中隐,尽要元规拥上流。

东阁官梅动诗兴,洞庭春色入新篘。

归程未觉西庵远,夜夜清伊绕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蜕后鳞。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燕南赵北无金土,王后卢前总故人。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形式:

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