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沈南斋东禅无闻上人方丈有作

昨曾访东禅,东禅方丈居西偏。

群僧琐琐不足数,但觉玉田和尚贤。

今晨复访东方丈,无闻长老尤高尚。

三寸庞眉映雪颠,纯诚实有真僧相。

人言无闻世少双,一生戒行如冰霜。

沾泥柳絮吹不动,春风上下空颠狂。

南斋诗伯常来住,好诗好画留无数。

促我题诗警众僧,众僧酣卧知何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雍两次造访沈南斋东禅寺的经历,首先提到他初次来访时,对位于寺庙西边的东禅方丈印象深刻,虽然僧众众多,但他觉得玉田和尚最为贤良。再次来访时,他遇见了无闻长老,这位僧人面容清瘦,眉毛长而白,显得尤为高尚,被赞誉为戒行如冰霜的高僧,即使春风也无法动摇其定力。

诗人还提及南斋诗伯常在此居住,留下了许多佳作和画作,他的存在似乎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最后,诗人感叹众僧可能正在酣睡,不知去向,而他自己则借此机会题诗警示他们。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环境氛围,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超然,以及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文化交流。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橘杏双清为儒医傅泽民题

莫言苏耽神,漫说董奉仙。

惟我葑溪南,国医世称贤。

以医名世三十载,轩岐道术何精专。

开阖阴阳指间妙,斡旋造化心中玄。

回生起死已万千,何须橘叶吞清泉。

家有恒产皆良田,曾输万石周荒年。

天恩煌煌赐冠冕,杏林换谷名空传。

琴川高士感德偏,买橘买杏栽庭前。

绵州太守作佳画,刑曹司务题长篇。

想当雨过碎锦钱,结实宛如红蜡圆。

寒霜作威叶不变,黄金万颗累累然。

此时此景清且美,相对不觉尘烦蠲。

开芳樽,列绮筵,旋烹肥,时摘鲜。

东邻西舍三五友,日常醉倒林中眠。

何时使我参其间,我将世事祈苍天。

疲癃残疾谁能痊,鳏寡孤独尤堪怜。

苏董于今果未死,招起授我神方全。

我将以之游八埏,广济夭阏并颠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忆秋谷柬其高徒陈绍祯

昔游中吴第一山,主山都纪张秋谷。

开门迎我车骑进,扫榻坐我林间屋。

我观秋谷心休休,仙风道骨非凡流。

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

笑怀顿觉高怀放,瀹茗焚香与酬唱。

时出瑶琴弹古音,旋开碧瓮浮春酿。

酒阑便与秋谷辞,弟子罗拜皆仙姿。

就中独见陈绍祯,风骨彷佛同其师。

别来十载今重访,秋谷仙踪已长往。

苍松老桂尚依然,抚景令人动遐想。

乘鸾乘鲤未可知,蜕形想似陈希夷。

还须夜夜望云表,恐有化鹤归来时。

形式: 古风

仙舟诗为郭汝祯赋

郭君之舟新且美,乍入真如洞房里。

爱君兄弟义气多,与君同泛吴淞水。

外台豸绣名四方,南邻金玉誇同乡。

我弟亦是锦衣客,开樽满座生辉光。

腊雪初晴风力壮,远山近山如玉障。

寒极翻疑酒力微,情欢不觉诗怀放。

红炉再拥银烛烧,劝酬已到夜寂寥。

东君犹自不满意,密戒舟子徐徐摇。

吴淞万顷孤舟漾,橹声摇月吴歌唱。

彷佛陶朱入五湖,依稀博望来天上。

喧阗鼓吹归渡头,傍人叹羡如仙游。

烦君勉效郭林宗,我名此舟为仙舟。

形式: 古风

送张佥宪永锡三考满入京

我昔提兵征百蛮,劳君策马来从事。

愧我虽无裴度才,爱君实有昌黎智。

献谋献策资戎机,颐指诸将谁能违。

须臾成功报天子,捷书露布皆君挥。

君才落落人争羡,况是临戎曾督战。

恩赏虽加秩未升,恨我东归未能荐。

我重拜命来天南,为君满去聊停骖。

一军相顾皆叹惜,广人恋德情何堪。

我闻无数攀留意,已具民情诉天使。

天使封章达圣聪,庙堂虚位应专俟。

苍苍之天不负人,从来久屈多大伸。

梅关尊酒且别去,相期联步趋严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