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二首(其二)

征役已不定,又缘无定河。

塞深烽砦密,山乱犬羊多。

汉卒闻笳泣,胡儿击剑歌。

番情终未测,今昔谩言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征兵的任务频繁无定数,又沿着那条变化莫测的河流前行。
边塞深处烽火台密集,山势险峻,敌军像犬羊一样众多。
汉族士兵听到胡笳声不禁哭泣,胡人的孩子则击剑放歌。
番邦的情绪终究难以揣测,现在与过去空谈和平。

注释

征役:征兵服役的任务。
不定:没有固定规律。
缘:沿着。
无定河:河流名,此处也比喻为不稳定、变化多端的环境。
塞深:深入边疆地区。
烽砦:烽火台和军事堡垒,代指防御工事。
密:密集。
山乱:山势复杂险峻。
犬羊多:形容敌人众多,像野兽一样凶猛。
汉卒:汉族士兵。
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这里特指胡笳,常用于边塞诗中表达思乡之情。
泣:哭泣。
胡儿:对少数民族儿童的称呼,这里指胡人子弟。
击剑歌:挥剑起舞并歌唱,表现胡人子弟的尚武精神。
番情:番邦、外族的情绪或态度。
未测:难以预测或揣摩。
今昔:现在和过去。
谩言:空谈,随便说说。
和:和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汉族士兵和胡人儿童的情状,表达了边疆战争带来的无穷哀伤以及民族情感的复杂性。诗中“征役已不定,又缘无定河”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战乱频仍、边境不宁的景况。“塞深烽砦密,山乱犬羊多”则勾勒出边塞荒凉、烽烟不断的氛围。汉族士兵的笳声带着哀伤,而胡儿的剑舞歌唱中却透露出一丝豪迈与自在。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情感和景象,通过“番情终未测”一句,引出了对边疆民族关系复杂性的深刻反思。最后,“今昔谩言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和解愿望,以及对未来可能实现和平的期待。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传递出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民族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塞外书事

征路出穷边,孤吟傍戍烟。

河光深荡塞,碛色迥连天。

残日沉雕外,惊蓬到马前。

空怀钓鱼所,未定卜归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新年呈友

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

清晨窥古镜,旅貌近衰翁。

处世闲难得,关身事半空。

浮生能几许,莫惜醉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献独孤尚书

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

退鹢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

魂离为役诗篇苦,泪竭缘嗟骨相贫。

今日鞠躬高旆下,欲倾肝胆杳无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遣怀

此生何处遂,屑屑复悠悠。

旧国归无计,他乡梦亦愁。

飞尘长满眼,衰发暗添头。

章句非经济,终难动五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