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与子别三载”,点明了与友人分别已有三年之久,时间之长足以让思念之情日益加深。接着,“中怀日熬煎”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内心的煎熬与痛苦,仿佛思念如同烈火在心中燃烧,无法平息。
“岂不念同心”一句转折,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虽然思念如潮水般涌动,但又不禁回想起与友人曾经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怅彼河与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将思念的对象置于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之中,象征着距离与阻隔带来的无奈与遗憾。
后两句“赵璧有时合,隋珠有时迁”,运用了两个典故,赵璧和隋珠都是珍贵的宝物,但它们都有可能失去或改变位置。这里借以比喻友情或美好时光可能会受到时间和命运的考验,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能否长久保持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安得晨风翼,送我置子前”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某种力量,比如传说中的晨风之翼,来跨越时空的障碍,直接将自己送到思念之人面前,以解相思之苦。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重逢的强烈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长时间分离后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于友情持久性的思考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