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叔贺兰溪所居近有信来言水竹事戏赠

北山移文那尔为,淮阳招隐殊未归。

流泉涨溪可厉渡,修竹饱雨添旧围。

鸣禽作巢皆有托,白云抱石初无机。

主人已知战胜乐,溪童未老情庶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和叔在贺兰溪所居之处,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存。首句“北山移文那尔为,淮阳招隐殊未归”以北山和淮阳的典故起笔,表达了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未能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感慨。

接着,“流泉涨溪可厉渡,修竹饱雨添旧围”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溪流的灵动、泉水的充沛以及修竹在雨水滋养下更加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鸣禽作巢皆有托,白云抱石初无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主题,鸟儿在竹林中筑巢,白云围绕着山石,一切都显得自然而有序,没有刻意的安排,体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自由与和谐。

最后,“主人已知战胜乐,溪童未老情庶几”两句,将视角转向居住于此的主人与溪边的儿童,暗示了他们在这片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无论是年长的主人还是年轻的溪童,都从这份宁静中获得了快乐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的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柿红

柿红梨紫漫山熟,冷雨萧萧落乔木。

东田收谷亩数斛,筑场敛积高如屋。

柴车斑斑黄犊健,丁男肩涧儿指秃。

烹猪漉酒乐社神,急鼓悲笳断仍续。

田家此乐何所忧,闾里至老还相收。

道傍滞穗如山邱,何处老翁宁有求。

形式: 古风

寄题岳阳酒务水楼

洞庭苍苍水拍天,巴陵居人无斗泉。

天生地势正如此,抱瓮臂饮真堪怜。

架楼窾木出百尺,剖竹接筒如笔直。

惊雷发地山鬼忧,白波统霤湘君惜。

吾侯智与神鬼侔,古来能事皆悠悠。

会令太湖变春酒,更使骚客忘离忧。

形式: 古风

关西行

关西居人多闭屋,屋底老翁相向哭。

县官禁钱钱益轻,百姓无钱食不足。

平时斗粟钱百数,今者千钱人不顾。

大家萧条无十金,小家流离半逵路。

忆初铸钱为强国,盗贼无端皆得职。

迩来救弊因宽民,盗贼自苦民逾贫。

安得万物皆为铜,阴阳炽炭造化工。

铸钱万万大似尺,官定足用民家丰。

形式: 古风

移舟城东

厌闻九衢车马喧,泛舟初出城东门。

阴虹吐雨水势怒,河声浩浩如雷奔。

棹工欢呼事拳捷,童稚变色愁惊魂。

济危经险正当尔,安得拱默为希言。

虽无清泠可浣涤,喜见黄浊来原原。

便风催橹两快意,千里万里何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