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叹五首(其三)

米船隔江左,米价腾浙西。

五斗逾千钱,长饥痛蒸黎。囷空突无烟,食尽秕与?。

秋成望更绝,四顾维荒畦。

东家投水死,西家弃其妻。

归来仰屋叹,儿饿牵衣啼。

儿慎勿再啼,今夜犹同栖。

明当入城市,鬻汝如犬鸡。

回顾堕血泪,寸肠若刀刲。

徘徊出门看,旷野愁云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江南地区因洪水导致的大饥荒情景,展现了人民生活的悲惨境遇和人性的挣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米价飞涨、粮食短缺、百姓饥饿、家庭破碎、绝望求生的场景,深刻揭示了自然灾害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影响。

“米船隔江左,米价腾浙西”,开篇即点明了灾情的严重性,米价的暴涨反映了粮食供应的极度匮乏。接着,“五斗逾千钱,长饥痛蒸黎”进一步强调了粮食价格的惊人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饥饿之苦,让普通百姓深感痛苦。

“囷空突无烟,食尽秕与?”描述了粮仓空空,炊烟不再的情景,反映出人们食物的极度缺乏。紧接着,“秋成望更绝,四顾维荒畦”则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破灭,四周一片荒芜的景象,预示着更加艰难的日子。

“东家投水死,西家弃其妻”描绘了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甚至出现了亲人相残的现象,揭示了灾难面前人性的扭曲。

“归来仰屋叹,儿饿牵衣啼”表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依赖与痛苦,孩子因饥饿而哭泣,父母只能无奈地叹息,体现了家庭在困境中的无力与悲凉。

“儿慎勿再啼,今夜犹同栖。明当入城市,鬻汝如犬鸡”则展现了父母为了生存,不惜将孩子出卖的绝望之举,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孩子的残酷,也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

“回顾堕血泪,寸肠若刀刲”表达了父母在做出这一决定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们的眼泪如同鲜血,心如刀割,形象地描绘了人性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徘徊出门看,旷野愁云低”最后以旷野中低垂的愁云结束,象征着整个社会笼罩在绝望与悲伤之中,预示着未来仍然充满未知与困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自然灾害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与挣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

收录诗词(11)

沈树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水叹五首(其四)

去年旱魃虐,焦卷苗无根。

今岁商羊舞,沉浸连千村。

水旱适荐至,何策苏元元。

吾闻上古时,备患有本原。

三年则馀一,仓廪常高屯。

纵遇天灾至,民力堪自存。

救荒于既荒,所济何足论。

而况并无策,蒿目空忧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大水叹五首(其五)

吾皇仁如天,湛恩垂涣汗。

旧税与新租,全蠲岂惟半。

小民一岁间,县门踪迹断。

奈何奉行者,天语敢轻玩。

公然肆追呼,不顾人愁叹。

况此遭凶荒,岂能免逋窜。

长歌《舂陵行》,千载思浪漫。

元结称浪叟,亦称漫叟,《舂陵行》,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五显岭

高峰入闽奇,飞路盘空幻。

硖角隐堂皇,壁面压溪涧。

泄云生嵌窦,飘雨来转盼。??滑难行,攀缘苦未惯。

进虞一步艰,坠有千丈患。

战兢腰脚疲,牵挽衣裳绽。

前望怖啼狨,俯视羡归雁。

险疑过秦关,危或逾蜀栈。

积阴何时开,叠嶂谁能铲?

人无恋舟车,我将老葭薍。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浴象行

瑶光之精照九真,奇兽天生好躯干。

贡入虞廷受封号,朝仪熟习无拘愞。

神威磥硊过熊罴,异状嵚崟陋貙犴。

随时浣濯顺阳气,勾引倾城哄奇玩。

故人僦屋宣武门,邀我来观玉河畔。

一笑登楼快倚栏,楼下千人万人看。

传呼都尉出西城,指点蛮奴踞南岸。

羯鼓暄阗群象来,锦鞍结队红云烂。

鼓声初歇人语寂,并立沙汀卸羁绊。

一人裸体骑一象,徐徐踏浪排鱼贯。

细刷四蹄及两牙,洗净尘污一身遍。

水面浮来自在行,瀺灂盘涡才没骭。

翻身一跃入波底,疑堕蛟宫杳难唤。

隔浦俄惊浪拍天,波心突出银涛乱。

蛮奴依旧跨肩头,观者魂摇共嗟叹。

也似吴儿石作肠,潮头出入全无惮。

往来盘舞复几回,扬沫飞涎绕云汉。

连蜷修鼻吼长风,老鱼瘦蛟皆远窜。

浴罢依然上锦塘,赤罽重装日将旰。

成群归锁御房深,明日宫门须待旦。

油壁花骢影渐稀,风吹十里香尘散。

濛濛楼角翠浪流,西山扫黛横天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