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郑用锡的诗描绘了一幅海上旅程与文化雅集的场景。首句"扬帆一夕海东来"展现了诗人乘船一夜疾驰,从远方海上来的情景,充满动感和远方的期待。"览古谁登百尺台"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知识的渴望,以百尺高台象征着学问的崇高境界。
"入幕芙蓉初日丽,圜池芹藻古香开"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芙蓉如出水芙蓉般在朝阳下绽放,以及圆形池塘中散发出古芹和藻类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文化氛围,暗示了友人相聚的文雅与和谐。
"羁身作客愁生计,迁地为良许借才"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为生活奔波的同时,也期待能借助他人的帮助或发现自己的才能,体现了人生的际遇和对机遇的期盼。
最后两句"此去吴刚有同伴,桂花看汝月中栽",诗人以月宫中的吴刚和桂花为意象,寓意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并不孤单,因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又流露出对友情和知识的珍视,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