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三首(其三)

凿土篝松火,为炉有底难。

未知行地日,可辟中人寒。

气味醇醪似,光阴尺璧看。

回头长夏景,直欲褫中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土坑中生起松木火,做炉子虽有底却难以稳固。
还不知明日何去何从,这火能否驱散人心中的寒冷。
它的香气如同醇厚的酒,时间的流逝仿佛珍贵的尺璧。
回首夏日已逝,只想立刻脱下身上的衣物。

注释

凿土:挖掘土壤。
篝:篝火。
为炉:制作炉子。
难:困难。
行地日:未来的日子。
辟:驱散。
中人寒:人心中的寒冷。
气味:香气。
醇醪:醇厚的酒。
似:像。
光阴:时间。
尺璧:珍贵的尺子。
回头:回首。
长夏景:漫长的夏日。
褫:脱下。
中单:中间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次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描述凿土生火、制作简易炉具的情景,展现了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温暖的渴望。"凿土篝松火,为炉有底难"描绘了在野外取火,以松枝为燃料,制作简陋火炉的场景,反映出古人生活的艰辛与智慧。

接着,"未知行地日,可辟中人寒"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否抵御寒冷的不确定,暗示了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温暖的期盼。"气味醇醪似,光阴尺璧看"运用比喻,将醇厚的酒香比作时光的珍贵,暗示时间如美酒般短暂而宝贵。

最后两句"回头长夏景,直欲褫中单"描绘了夏日炎炎,回首过往的寒冬,诗人甚至希望脱去厚重的衣服,表达出对夏日阳光的向往和对温暖回忆的留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三首(其二)

御冬无过酒,得酒政应难。

可爱惟晴日,相依度岁寒。

虽非挟纩坐,且作拥炉看。

饥亦何堪忍,斜阳挂食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三首(其一)

白日无偏照,玄冥不作难。

有炉如许大,无地可言寒。

书腹夤缘晒,禅心邂逅看。

呼儿来共此,形影未孤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其二)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

相从林下寸,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

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其一)

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

只今馀白发,何以报青春。

日暖繁游子,年丰乐社神。

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