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病怀

叶丹苔碧总佳辰,零落秋容自苦辛。

久分去官同栗里,宁知多病老漳滨。

宵清只听莎鸡泣,芳尽空怜蕙草春。

我已东阳孱瘦甚,柴门难缓旧松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秋夕病怀》由清代诗人沈棻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因病而生的感慨与孤独。

首联“叶丹苔碧总佳辰,零落秋容自苦辛。”以“丹”、“碧”两色对比,渲染出秋天的色彩斑斓,但“零落秋容”四字透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更迭时内心的苦楚与哀伤。佳辰本应是欢愉之时,但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凄凉与孤寂。

颔联“久分去官同栗里,宁知多病老漳滨。”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陶渊明(栗里)和柳宗元(漳滨),表达了长期远离官场的无奈与对疾病缠身、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不仅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更有对现实处境的深深叹息。

颈联“宵清只听莎鸡泣,芳尽空怜蕙草春。”通过深夜莎鸡的啼鸣和春天蕙草的凋零,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莎鸡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寂静与寒冷,而春天的花朵虽已凋谢,诗人却仍怀念着那生机勃勃的景象,反衬出当前生活的萧瑟与无力。

尾联“我已东阳孱瘦甚,柴门难缓旧松筠。”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身体虚弱,精神疲惫,连往日熟悉的柴门也难以支撑住,暗示了对生活现状的无力感与对过去的怀念。这里的“旧松筠”既指往日的友情或亲情,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其在秋夜病中对生命、时光、友谊的复杂思考与感慨,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38)

沈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宁遂平归养

君恩幸许綵衣裁,良友于今劳溯洄。

画省虽分行雁杳,河阳犹奉板舆回。

家临晋水鱼因出,人到春园萱自开。

我亦庭闱遥在念,吴山弥望白云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友人南还

濒年薄宦涉风尘,又见春回杨柳新。

何处易销潘岳鬓,河阳县里送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庚戌早春有以官梅一枝献者感其江南旧种浩然有故乡之思乃援笔漫吟以寄意焉(其一)

日落孤城走玉尘,谁家长笛弄寒频。

陇头一夜东风?,愁杀霜花点鬓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庚戌早春有以官梅一枝献者感其江南旧种浩然有故乡之思乃援笔漫吟以寄意焉(其二)

蕊冷枝寒我欲愁,折来还向胆瓶留。

小梅也是伤南客,一样春风说倦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