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陶渊明正月五日游斜川韵

岁丰田野欢,客子亦少休。

糟床有新注,何事不出游。

春云翳薄日,磻石俯清流。

心目两自闲,醉戗不惊鸥。

茅蒋谁氏居,鸡鸣隔林丘。

曳杖叩其门,恐是沮溺俦。

但苦鴃舌谈,尔汝不相酬。

筑室当为邻,往来无惮不。

澄江可寓目,长啸忘千忧。

傥遂北海志,馀事复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过在正月五日游斜川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岁丰田野生欢,客子亦少休”便营造出一片丰收之年的喜悦氛围,即便是远行的旅人也难得有片刻的休息,可见农事繁忙,生活充实。

接着,“糟床有新注,何事不出游”两句,以酒坊的忙碌反衬出游的诱惑,似乎在说,即便是在酿酒的忙碌中,也难以抵挡外出游玩的冲动。这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热爱。

“春云翳薄日,磻石俯清流”描绘了一幅春日云雾缭绕、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清澈溪流上的画面,既有动态的美,又有静谧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心目两自闲,醉逆不惊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不惊扰水中的鸥鸟,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后半部分转而描述了诗人拜访邻人的场景,“茅蒋谁氏居,鸡鸣隔林丘”,通过简短的描述,勾勒出一个隐居者的形象,以及与之交往的期待。

“曳杖叩其门,恐是沮溺俦”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担心自己可能遇到了像古代隐士一样,不拘礼节、自由自在的人。

“但苦鴃舌谈,尔汝不相酬”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礼仪的反感,更倾向于与自然和简单的人们交流。

最后,“筑室当为邻,往来无惮不。澄江可寓目,长啸忘千忧”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志同道合的人为邻,通过欣赏清澈的江水,释放内心的压力,达到心灵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礼仪的反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色雀和大人韵

神雀来何从,飞鸣自为徒。

尊卑有定分,众色敢乱朱。

与公作新年,禬禳陋桃符。

南迁不见鵩,屡集升平乌。

翩然自灵物,岂惟眷庭梧。

年来翟公门,寂寞谁与娱。

瓜田岂故侯,环堵真前儒。

虽知非天穷,险阻殆切肤。

海南夷獠窟,安得此异雏。

似为三足使,仙子傥见呼。

定知隐几人,嗒焉非昔吾。

不愿宴西瑶,东华返旧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冬夜怀诸兄弟

霜风连日恶,霜月连夜苦。

青灯寒无光,翳翳昏复吐。

念我手足爱,相望若秦楚。

两兄寄阳羡,耕稼事农圃。

箪瓢有馀乐,菽水未为窭。

两兄客颍川,耿耿怀去鲁。

近闻营菟裘,稍亦葺环堵。

有弟虽咫尺,相逢犹龃龉。

黄湾隔小海,孤岭度大庾。

今年厄陈蔡,夫子嗟兕虎。

惟我二兄弟,颇亦尝险阻。

忆昔居大梁,共结慈明侣。

晨窗惟六人,夜榻到三鼓。

岂知聚散事,翻手如云雨。

我今处海南,日与渔樵伍。

黄茅蔽涧谷,白雾昏庭宇。

风高翔鸱枭,月黑号鼯鼠。

舟居杂蛮蜑,卉服半夷虏。

下床但药饵,遣瘴烦樽俎。

何须鸢堕时,方念平生语。

形式: 古风

次韵大人与藤守游东山

滩声已悲秋,涧色犹藏春。

驾言东山游,缅彼千载人。

使君平阳意,客至但饮醇。

风松作鼓吹,迎送长江滨。

尔来乘桴翁,归路物色新。

高情寓箕颍,绝意登麒麟。三吴有负郭,?稏秋盈囷。

瘴茅喜欲脱,下泽还当巾。

缥缈九疑行,此生定知津。

故人傥见思,尺书凭素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将至五羊先寄伯达仲豫二兄

人皆有离别,我别不忍道。

惟应付梦幻,事已共一笑。

忆昔与仲别,秦淮汇秋潦。

相望一叶舟,目断飞鸿杳。

伯兄阳羡来,万里踰烟峤。

未温白鹤席,已饯罗浮晓。

江边空忍泪,我亦肝肠绕。

崎岖七年中,云海用浩渺。

岂知羌村晚,惊拜杜陵老。

干戈虽事异,欢喜动夷獠。

山川旧悽惨,云物今清好。

不似玄都桃,秋风不堪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