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二)

景城宛在水中央,短棹飘然下渺茫。

早路常期泛沧海,异时谁复问潇湘。

看他贾客千帆过,听尽渔翁一曲长。

家在东南千万里,寒烟漠漠又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景城宛在水中央”,以“宛”字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意境,仿佛那景城并非实体,而是漂浮于水面,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短棹飘然下渺茫”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诗人乘着小舟,在广阔的水域中自由飘荡,远离世俗的纷扰。

“早路常期泛沧海,异时谁复问潇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泛海远行,意味着追求理想与自由,而“谁复问潇湘”则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曾经生活轨迹的感慨。

“看他贾客千帆过,听尽渔翁一曲长。”这两句通过对比贾客(商人)的忙碌与渔翁的悠闲,展现了不同人生状态的对比,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贾客的千帆象征着繁忙与竞争,而渔翁的一曲则代表了平静与满足。

最后,“家在东南千万里,寒烟漠漠又斜阳。”这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与孤独感。家虽远在千万里之外,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夕阳西下,寒烟笼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480)

许景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三)

城外黄河四面流,此中真个是瀛洲。

鸡豚散处看渔市,芦苇丛中认马头。

子美凄凉聊遣兴,贾生卑湿不无忧。

相过喜得田郎子,时有新诗与唱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邦直中秋夜月

秋半风高天四垂,去年曾此赏清辉。

素娥可爱还依旧,游子谁知尚未归。

望极星辰皆北拱,兴阑乌鹊自南飞。

一声水调何人唱,莫惜淋浪酒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初至郡

流落翻为长乐翁,也知天意悯人穷。

九仙岩洞寒林外,干寺楼台落照中。

渐觉杯盘如里闬,从教言语变儿童。

郡人更说明年好,绿叶垂垂荔子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蒲秀才集临川诗

世人集句漫纷纭,吾子超然有异闻。

独把长矛探虎穴,不教仙翼浪鸡群。

离离池上生春草,蔼蔼江南欲暮云。

喜得安居从此始,绝胜釐析事虚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