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题元潮州总管王用文翰遗像》。诗人通过对王用文翰遗像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生活选择的感慨。"南溪岩壑阅千春"暗示了王用文的高尚品格历经岁月沉淀,"留与先生托隐沦"表达了对他隐逸生活的敬重。接下来,诗人提到"生死桐乡爱贤尹",赞扬了他对贤能之人的敬爱,以及"悲欢汐社老遗民",体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身为遗民的沧桑感。
"深山耕凿居成聚"描绘了他在偏远山区的简朴生活,而"浊世纲常系此身"则揭示了他坚守道德原则的决心。最后,"未敢争墩曾表墓"表达了诗人对王用文身后名节的尊重,"小斋望古对泉绅"则以景结情,寓含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用文的人格魅力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